“真沒想到,一根小魚刺差點要了我的命。”昨天上午,在海慈醫院心胸外科里,57歲的市民王先生跟前來探訪的朋友唏噓不已。1個月前,他吃魚后連續高燒20多天不退。不久前,他來到海慈醫院檢查才發現:一根魚刺穿透了食管后又將他頸部總動脈給扎透了,隨時都有血管破裂大出血導致死亡的危險。經過手術,闖過了“大出血關”、“腦猝死關”,大夫成功將致命魚刺取出。
事發 誤吞魚刺后高燒不退
“剛開始
沒想到第二天王先生依然覺得咽喉很痛,而且開始發高燒。 “剛開始,都以為是感冒發燒了,醫生就給開了一些治感冒發燒的消炎藥和抗生素。 ”王先生說,他到即墨當地醫院打了十幾天吊瓶,可癥狀沒有任何緩解。擔心持續高燒引發其它的并發癥,家人就陪著他來到了海慈醫院進一步檢查。
掃描 發現異物藏鎖骨附近
因為咽喉一直有疼痛感,他先到了耳鼻喉科看看是不是因為魚刺卡在咽喉里。醫生就利用食管鏡對食管進行探查,但并沒有在食管中發現魚刺,也沒有發現其它的異常情況。
根據王先生一直存在咽喉痛并伴隨高燒的癥狀,專家們認為極有可能是魚刺卡在王先生的某一個部位上,并破壞了器官組織引發了炎癥。于是,專家們安排王先生做了一次CT,對他的脖子和胸部進行CT掃描。 “通過掃描,果然在王先生的脖子與胸部連接的位置,也就是鎖骨附近發現了一根魚刺狀的異物。 ”海慈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文峰說:“當時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魚刺了。為了探明具體的情況,我們又安排他去做一次深度CT,對異常部位進行進一步的掃描。 ”
危險 穿透總動脈隨時致命
深度CT的檢查結果讓醫生們為王先生捏了一把汗,因為他已經隨時有生命危險了。原來,一根5厘米長的魚刺居然已經穿透了王先生的左頸總動脈。 “左頸總動脈就是咱們脖子里最粗的那根血管,有手指那么粗。 ”張文峰說:“從CT圖上,我們看到那根魚刺就像一把匕首一樣,將血管完全穿透了。 ”
魚刺明明是吃進食管里,怎么會刺到動脈血管那里呢?之前的食管探查為何又沒有發現它呢? “這和魚刺的形狀有關。這根魚刺是咱們常說的黃盤魚的,它的頂部很尖很鋒利,而它后面是一排排的倒刺。這就像那種帶倒刺的匕首一樣,扎進去之后,輕易退不回來。所以,它只能前進不能倒退。 ”張文峰說:“剛開始,這根魚刺的確是在患者的食管里,可是后面食管每活動一次,這根魚刺就往前一點兒。由于從事發到醫院就診已經20多天。在這個過程中,這根魚刺就先將食管穿透之后,又穿透了總動脈。食管探查的時候,魚刺已經完全在血管里了,所以探查不到。 ”
手術 冒險開刀取刺救了命
“雖然,患者不當回事,可我們卻很擔心,也很為難。 ”張文峰直到昨天說起來,依然十分激動。因為當時如果不及時手術,那根魚刺隨時可能導致左頸總動脈破裂而大出血。而實施手術,風險也非常大。一旦處理不好,取出魚刺的時候,也會導致大出血,讓患者死在手術臺上。
征得患者家屬的同意,在準備了應急方案后,醫生決定冒險實施手術挽救王先生的生命。 “我們在患者靠近鎖骨位置的脖子上開了一個7厘米左右的刀口,然后用手術鑷子將魚刺取出來。 ”張文峰說:“當時的出血情況的確很嚴重。在手術中,我剛用手動了動魚刺,結果一下子就涌出了很多血。我立刻要求麻醉師進行降壓,這樣可以減緩血流速度,避免大出血。但同時也是不能完全阻斷血流,那樣會導致腦缺血。 ”
隨后,張文峰迅速地將魚刺取出來,然后用仿生物材料對魚刺缺口進行封堵,沒有出現大出血的情況。一個小時后,手術順利結束。目前病人術后恢復良好,癥狀消失,現已正常進食,近日將出院。(記者 田璐 實習生 房婷婷 通訊員 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