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 人人收入都能翻番?
記者:中央確定收入倍增的目標,鼓舞人心。人們想知道,收入倍增的內涵是什么?是否去除了物價上漲因素?是不是人人都能翻一番?
蘇海南:黨的十八大報告在描畫2020年國家經濟發展目標時,是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翻番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增放在一起來講的,這一方面充分顯示了中央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決心和信心,體現了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居民收入倍增要以做大做好蛋糕為前提和基礎。這個倍增是剔除了物價上漲因素的,因為國內生產總值翻番是按不變價計算的,與之同步翻番的居民收入當然也是按不變價計算,只有居民收入的實際增長,才能夠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居民收入增長目標,這個倍增是從宏觀層面做出的增長安排,其中要求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不是要求人均GDP翻一番,而在此基礎上對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相應安排倍增,由于我國的總人口到2020年間仍會處于增長狀態,這意味著在翻番的GDP總量中將拿出更多的份額用于居民收入的增長。這預示著居民收入比重將因此得到提高。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增,不等于到2020年每個人都實現收入翻一倍。聯系報告所提“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目標中關于“收入分配差距縮小”的要求看,這個倍增應該是讓低收入者收入增長得更多一些,中等收入者平均增長,而高收入者則應該增長得慢一些。這樣,在整體倍增的同時,又合理調整了收入分配關系,這樣的倍增安排老百姓才會滿意。
記者:實現收入倍增,與此前“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蘇海南:如果說收入倍增是目標,那么“兩個同步”就是實現這一目標必要的路徑安排。只有做到“兩個同步”,才有可能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按照“兩個同步”來測算,未來8年我國GDP增速只要達到7%,就能保證居民收入倍增。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上仍處于上升通道,今后8年保持7%的經濟增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在繼續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礎上實現居民收入倍增這樣一個目標是有保證的。
二問 靠什么實現增一倍?
記者:到2020年實現收入翻一番,您認為有必要從哪幾方面著手推進呢?
蘇海南:實現居民收入倍增,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礎上分好蛋糕的過程,需要全方位推進、多方面配合。
首先,在經濟建設方面,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創新驅動等等。這是做大做好蛋糕的根基。
其次,在社會建設方面,要如十八大報告所說的實現高質量的就業,讓收入倍增有崗位基礎。同時要下大力氣提升廣大勞動者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使勞動生產率進一步得到提高,這既是“兩個同步”的固有內容,也將為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人力資源的支撐。還有,加快城鎮化進程,讓農民更順利轉變為市民,也有利于促進居民收入倍增。
第三,就是抓好收入分配。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讓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有制度保障。
在一次分配領域,應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更好地保護低收入者權益?!笆濉币巹澮呀浱岢瞿昃鲩L13%,這意味著到“十二五”末最低工資標準5年接近翻了一番。要建立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保證勞動者工資的足額按時發放。還要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行工資集體協商,讓職工和企業實現利益共享,使工薪勞動者收入增長打通穩步向上的通道。對農民增收也要研究和實施新的更多措施。還要想辦法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等等。
在二次分配領域,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設的投入,繼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合理提高社保水平,完善政策體系并抓好落實。
記者:回顧過去10年的城鄉居民收入變化,我們注意到,農村居民收入雖然增速不小,但增長了10年還比不上10年前城鎮居民的平均水平。您認為如何大力推動農村居民增收?
蘇海南:我們要承認,雖然城鄉收入差距有縮小的趨勢,但總體上差距仍然偏大。
我國糧食已實現九連增,農產品價格在連續明顯上漲后正逐步趨于穩定,因此通過擴大農產品銷售收入來實現農民增收,未來空間不大。這就需要通過科技進步和規?;瘜崿F農業增產增效增收,通過農民技能提高和拓寬增收渠道來促進農民增收。同時,還應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持保護制度。
更重要的是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過去10年,農民增收的四成多來自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因此,未來我國也要大力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提高城鎮化水平。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剛過50%,如果到2020年能提高到60%多,將間接促進農民至少增收1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