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還沒停下來,突然從旁邊就竄出一個人來,往你車上插一張卡片——開車的朋友,基本上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島城街頭各大路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人車流中發名片”的情形,令人不勝其煩。
近日,多名市民向本報反映:發名片的人自身很危險,極易出現交通事故,而且還有礙市容,特別是卡片會順著車窗玻璃滑進車門縫隙中,極易損壞車窗玻璃升降。對在車流中發名片的能否管管?
司機質疑 插廣告卡沒人管?
9日,車主王小姐早上開車上班從福州北路經過,車身 “被插成了花”,小轎車成了“卡車”。王小姐說,以往每次經過一些路口都會碰到發名片的,自己不想車被插,當發名片的人上來了,就按下喇叭。有時候,別人就不插了。昨天早上,自己按了好幾次喇叭,發現對方戴著耳機,根本不理會,還是給車插上了名片。
“一直以來都是抱著寬容的心態去理解他們,畢竟發名片的人生活不易。”王小姐說,如今車流中有人發名片,在交通高峰期已成為了一種常態,太影響市容了。
記者在新浪微博里也看到了有網友在討論“有人車流中發名片”的話題。網友們共同的心聲是“希望有關部門管管”。
“最討嫌的是,直接把名片從打開的車窗里丟進來。”網友 “麗麗”說,一般這樣在車流中發名片的人是男的,那發名片的手法很專業,手指夾著一彈,名片如同“賭神的撲克牌”飛進了駕駛室,“飛名片的人,對你的叫聲充耳不聞,繼續在車流中邊走邊飛”。
網上的一項隨機調查:遇到交通路口發名片的,你怎么處理?“很反感,先接著,再扔”的占七成。網友們說,其實這樣發的名片,很多都掉在了地上。經常也會看到有環衛工人在車流中低頭掃這些名片,“很是危險”。
現場調查 一張小卡惹麻煩
一個星期以來,記者走訪了市區部分主要道路交叉路口。探訪發現,只要是車流匯集的路口,“車流中發名片的”或多或少都存在,共同特點都是:在上下班高峰時間段,通過每個路口需等待2至3個紅綠燈。通過對一個星期所收集的名片的統計分析來看,這些名片內容,八成是“代開發票”,除此之外還有“貸款”和“刻章”的名片。
記者電話詢問了“某財稅代辦服務有限公司”名片上印著的電話,對方稱可提供各種發票,餐飲發票、增值稅發票等,價格根據開票金額大小按比例而定,“票開得越多就越便宜”。
調查中,記者遭遇一次“吞卡”經歷,一張名片被塞在右邊車門玻璃縫里,當時沒有留意,后來在下降玻璃時,下降的玻璃帶著名片一起擠進門板里。隨后,再次升降玻璃的時候,門板內發出非常刺耳的響聲,無奈只能進修理廠。
“這種小廣告的出現,已經有好幾年了吧。現在我每次上車前,都會檢查一次車窗玻璃。”修車期間,車主孔先生說,他的車也常有類似的遭遇,發生過幾次卡片掉進車門縫的情況,因此才會格外注意。
“幸好清理掉車內的卡片垃圾就好了,萬一升降器損壞了,可要花費不少維修費用。”維修工人夏師傅告訴記者,卡片掉進后很容易堵塞車門的排水口,碰到下雨,雨水滲進去將卡片泡爛,還會導致車門銹蝕,造成中控門鎖損壞。如果掉入的卡片被卡住,可能會導致玻璃升降時發生“咔咔”的聲音,“碰到車窗被塞小廣告的情況,千萬不能升降車窗圖個方便,一定要下車從車窗外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