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 職能體現海洋戰略要求 2011年1月國務院批準《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要求青島成為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的排頭兵,帶動黃河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將與北京、天津、大連等城市一起構成環渤海地區增長的經濟核心。 結合住建部綱要審查及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新一輪總規”結合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對青島發展的定位以及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對青島市城市性質進行全面提升,城市性質最終表述為 “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的港口與濱海旅游度假城市,藍色經濟領軍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職能上,新增了“海洋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平臺”、“國家藍色經濟示范區、國家海洋科技城”等。其中,國際職能為東北亞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海洋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平臺、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國家職能為國家藍色經濟示范區、國家海洋科技城、綜合交通樞紐;區域職能為山東半島金融商貿中心、高端產業集聚中心、濱海宜居幸福城市。新增的城市職能體現了新時期國家海洋戰略的要求。 中心城區將大幅擴容 “新一輪總規”統籌安排東岸、北岸、西岸三大城區用地指標,確保紅島經濟新區、中德生態園、世園生態都市新區三處重點戰略地區發展用地的落實,將中心城區建設用地規模由540平方公里增至590平方公里。規劃將青島中心城區周邊緊密聯系的三市全域 (即墨、膠州、膠南)以及大沽河地下水源保護區和青島新機場規劃控制區納入城市規劃區范圍,對6800平方公里的規劃區用地實行嚴格保護和統一規劃控制與管理。 “新一輪總規”以圍繞膠州灣的大青島都市區核心區 (三城)為起點,以骨干復合交通廊道為依托,沿“一軸三帶”向縱深拓展,帶動10個市域外圍組團、13個重點中心鎮和45個一般鎮梯次發展,形成以 “一軸、三帶”為框架的組團式、多中心、海灣型城市群格局。 “新一輪總規”重點放在以區域化快速干道網為架構的布局體系的完善,強化中心城與重點發展組團間的交通聯系,以“一環四放射”為基本構架,統籌全域范圍內的城際鐵路、快速軌道和交通樞紐,形成“環繞膠州灣、統籌全市域”的網絡化布局,支撐城市空間發展。 構建藍色經濟產業體系 本輪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發展目標上,提出繼續提升青島市在國家海洋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實現藍色跨越,以建設海洋強市和藍色領軍城市為目標,堅持海陸統籌的原則,推進環膠州灣保護的強制性和地方立法。編制《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與岸線整理規劃方案》,加強大沽河流域的生態建設,設置并啟動大沽河河口的中央濕地保護區建設。在產業發展與布局上,要培育新的產業增長極,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金融商務、旅游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推動現代海洋產業的發展壯大,構建藍色經濟產業體系。 |
上一篇:青島應屆生平均月薪2690
下一篇:青島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