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辦法,幫幫農民”,這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牽掛農民朋友賣蔬菜水果難,不久前編發給三位市領導同志的一條短信。
短短八個字,盡顯把農民難事掛在心上的焦灼心情。
今秋以來,隨著收獲時節農產品的集中上市,以及一些銷售的信息化、市場化等變幻因素,我市白菜、蘿卜、芹菜等應季蔬菜和水果接連降價并一度出現滯銷,眼看農民的辛苦勞作將化為烏有。
緊鎖的眉頭、失望的嘆息,農民的境遇時見報端,令人揪心痛心。
李群在趕往參加黨的十八大路途中,得知我市農民陷入“賣蔬果難”困境后,著急地在第一時間編發短信給市分管商貿、農業和宣傳的領導同志,希望動員各界、組織力量,幫助農民解決 “賣蔬果難”問題,讓農民豐產又豐收。
在黨的十八大召開期間,在北京出席大會的李群始終牽掛著家鄉農民的 “賣蔬果難”問題,在會議間隙和休息時間,通過多種方式了解進展情況、推動問題解決。
“農超對接”向跨區域、多樣化拓展,來自地頭“直通”社區的蔬菜和水果直銷涌入城市,合作社、訂單農業全力以赴外銷……在市有關領導的直接指揮下,市相關部門和區市、社會各界應聲而動,一系列破解農民“賣蔬果難”的舉措如一股股暖流,流淌在菜園旁、菜棚里,也在這初冬融化了農民心頭的寒意。
我市媒體在連續報道了農民陷入 “賣蔬果難”情況的同時,還積極推出了“愛心白菜直通車”等活動,并直接幫助農民賣出大白菜500多萬公斤。
政府有關部門責無旁貸,11月9日,青島“農超對接”秋季洽談會在膠南市啟動,來自大中型批發市場、商場超市、配送中心、集團消費單位、合作社的220多名負責人參與洽談。這也是我市第一次由政府牽頭、大規模、跨區域的“農超對接”,濰坊市、河北張北縣來了,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濰百集團來了……洽談會當日,即達成1.5億元的采購意向。
商務局、蔬菜辦等相關部門全面出擊,開辟更廣泛多樣的對接合作形式——農企對接、農校對接、農農(農貿市場)對接、農餐(餐館酒店)對接,積極拓寬“農超對接”的領域。據統計,通過這些對接渠道,青島每天外銷蔬菜已逾600噸,很快使農民的蘿卜、白菜、芹菜銷售困難得到緩解。
尤為可貴的是,我市在解決這次“賣蔬果難”中,進一步強化了共識: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在信息、銷售、制度等環節的應對能力,努力找出暢通農產品流通的治本之策。
“米袋子”、“果園子”、“菜籃子”,一頭兒連著農民,一頭兒連著城市居民,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沒有農村的宜居、沒有農民的幸福,我們打造宜居青島、建設幸福城市,就是一句空話?!比ツ?月,李群在接受我市媒體專訪時這句擲地有聲的話,給所有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1年和2012年,連續兩年的新年第一天,李群都深入農村調研“菜園子”和“菜籃子”工作,走訪農村困難群眾。
去年元旦,在雨雪的夾裹中,李群一大早就奔赴到萊西市、平度市調研。日暮西山,馬家溝的幾家農戶還在侍弄著芹菜,李群抖落一身的雪花,與大家熱情地握手交談、噓寒問暖?!稗r民兄弟最不容易,一定要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引導農民與市場搞好對接,減少流通環節,讓大家多賣一些錢。”“培育好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切實提高農業的效益。”李群對隨同調研的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反復囑托,令在場的農民聽在耳中、暖在心里。
“想想辦法,幫幫農民”,一條短信,傳遞的是牽掛和關懷。
這份關懷是一種溫暖,真摯而無私、深厚而博大。
在這秋冬之交,我市破解農民“賣蔬果難”的有效舉措,社會各界涌動的愛心,使眾多農民臉上又洋溢出笑意,成為我們這座宜居幸福城市綻放的最美麗最溫暖的表情。
帶著這份溫暖,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深入城市基因;
帶著這份溫暖,科學發展正孕育著朝氣蓬勃的希望;
帶著這份溫暖,我們期冀的美麗青島建設鏗鏘前行。(記者 張玉)
上一篇:習近平:承前啟后 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