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走進婚姻殿堂
“艾滋女”再婚后重燃生活信心
“我老公是個好人,真的!”說起自己的現任丈夫,張凝的眼里充滿了幸福與堅定,而這一切的開始,僅僅是幾句并不算轟轟烈烈的愛情宣言。
從2007年至2010年初,張凝一直生活在痛苦、自責和恐慌中,在她的意念里,雖然自己還活著,但生活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了。“混一天算一天,再也沒有家庭和幸福可言,而這一切也沒法與父母交流。”張凝說,轉機發生在2010年,那一年她遇到了自己的現任丈夫,被追求的幸福感并沒有讓她昏頭,因為自己是艾滋病毒攜帶者,她對熱烈的追求十分冷淡,直到有一天她將自己的健康情況坦白說了出來,可讓她意外的是,對方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后竟然笑了,“他說他不在乎這個,只要能好好過日子,其他事情都好辦。”張凝說,盡管如此,她在之后的交往中依然十分焦慮,她擔心對方只是說說而已,但隨著感情的加深,她意識到一切都是真實的,因為對方懂得很多知識,并不害怕自己的艾滋病毒攜帶者身份。
重新回歸正常生活的張凝體會到了久違的幸福,重新走進婚姻殿堂的她開始珍惜自己的生活,她每天為丈夫精心準備早餐、晚餐,工作再辛苦也要把家里打掃干凈,可孩子的話題卻始終難以避開,于是她只好再次向醫生們求助。
生下一個健康寶寶
如今已半歲的兒子身體一切正常
為了不感染艾滋病毒,張凝和丈夫在日常生活盡可能小心,他們咨詢了好多位專家后,最終下決心必須要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孩子。“醫生說只要通過母嬰阻斷,就有很大的幾率生下健康孩子,等到開始的時候,我才發現沒有想像中那么復雜,主要就是吃藥。”張凝說,確定自己懷孕3個月的時候,她開始在市傳染病醫院和青醫附院專家的指導下吃藥,而懷孕前她依然要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吃抗病毒藥物,避免身體免疫力下降。
“母嬰阻斷的吃藥一直吃到孩子降生,但生孩子也是個挑戰,這個過程中感染幾率很高。”黃島區疾控中心周靜醫生告訴記者,首先是不能順產,產道中的擠壓一旦讓孩子皮膚破損,就會造成艾滋病毒感染,所以張凝不得不挨這一刀。更讓人揪心的是生育后張凝不能哺乳,“這讓我感覺十分可惜,因為醫生說我的奶水中有艾滋病毒,母乳喂養會讓孩子感染,所以一直吃奶粉,已經半年了。”張凝說自己的兒子如今已半歲了,長得白白胖胖,身體十分健康,做檢查發現一切正常,和其他孩子沒什么區別。記者采訪了解到,通過艾滋病毒母嬰阻斷降生的孩子,阻斷成功幾率很高,但最終是否成功還要看孩子一歲半時的檢測結果。
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的張凝,言談中十分輕松,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期盼,“希望孩子能度過這一關,健康成長,這是我們全家的希望,現在我母親也知道我得病的事情,但周圍人都還不知道。”有了生活的動力,張凝依然擔心自己身份會泄露,害怕自己現有的生活秩序會被打亂,所以她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已擁有的一切。
艾滋病正向一般人群擴散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此前發布的疫情報告中了解到,目前我市艾滋病疫情有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的態勢。據了解,性傳播和吸毒是新發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近幾年,我市既往感染病毒人群開始進入發病期,連續有發病和死亡病例出現。“艾滋病正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在孕產婦、新生兒、無償獻血人員和醫院就診者中均有病人發現,關愛艾滋病人和預防艾滋病傳播是件不容忽視的事。”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主任姜珍霞介紹,除了避免多性伴、注射吸毒,攜帶艾滋病毒的女性懷孕時,通過專業機構醫生在孕期進行母嬰阻斷治療,可生出健康的寶寶。
三種途徑可傳播艾滋病
市南區疾控中心主任劉鵬志介紹,三大途徑容易感染艾滋病。一是與多個人發生性行為,且大部分時候沒有使用安全套。性行為是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性伴侶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險越高。減少性伴侶數、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是預防艾滋病通過性傳播的主要措施。二是與他人共用注射器進行靜脈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艾滋病通過血液傳播的主要途徑。拒絕毒品、使用清潔針具、參加美沙酮維持治療是預防艾滋病通過吸毒傳播的有效措施。三是已經感染艾滋病的婦女生育子女。如果已經感染艾滋病的婦女懷孕了,那么,她所生的孩子將有30%的幾率是個艾滋病感染者。目前,通過有效的醫學手段可以將艾滋病的母嬰傳播幾率降低至5%左右。專家還表示,日常生活接觸,例如與感染者握手、擁抱、共用電話、共用馬桶衛生間、共用游泳池、同桌吃飯等,都不會感染艾滋病。(記者 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