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訓練,圖為“馬鞍山”艦即將啟航。
在艦載戰機成功上艦起降之后,中國海軍并沒有片刻放松,而是罕見地提前公布派遣一支主力作戰艦艇編隊,穿越宮古海峽南下太平洋執行作戰訓練,其中的“保護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的訓練內容引起外界浮想聯翩。
在中國海軍的官方話語體系中,“大型水面作戰艦艇”通常就是航空母艦的“代名詞”。聯系到殲-15艦載機剛剛順利完成在“遼寧”號航母上的起降,聯系到國防部發言人關于其它類型艦載機的上艦訓練,此次“護航大型水面艦艇”讓解放軍航母戰斗群的大致輪廓已經浮現在人們眼前。
演練航母戰斗群協同作戰
11月28日,日本媒體發出消息稱,日本自衛隊發現了一支由5艘主力水面戰艦組成的解放軍海軍艦隊,穿越沖繩海域,南下太平洋。但與以往不同的是,西方媒體和中國媒體并未對此表現出太大的“熱情”,原因是中國官方此前已經對外宣布,海軍一支艦艇編隊即將赴太平洋舉行例行訓練。但是,這支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的陣容還是讓日本媒體和西方媒體暗吃一驚:2艘俄制“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杭州”號和“寧波”號)、2艘最新的054A級導彈護衛艦(“馬鞍山”號和“舟山”號),以及一艘遠洋補給艦。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消息人士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稱,“這支艦艇編隊幾乎就是解放軍東海艦隊半個主力陣容”。
目前,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的主力作戰艦艇主要由4艘“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和數艘054A級導彈護衛艦。日本防衛省稱,這是今年以來,中國軍艦第七次通過這一水道。日本《朝日新聞》11月29日報道則稱,“中方這樣的動作,無疑是在釣魚島事件發生以來對日本的一種刺激和羞辱”。
日本媒體還注意到,在中國官方公布的此次艦艇編隊的訓練科目中,“為一艘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執行護航”是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朝日新聞》進一步解讀稱,“在中國,這種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只有航空母艦與之符合”,說明中國已經開始演練未來的航母戰斗群。韓國《民族日報》則直接說,中國解放軍“演習為航母護航”。
對于外媒的猜測,中國方面并沒有回避。海軍軍事專家李杰告訴《世界報》,這一安排有為未來的航母編隊做準備的考慮。此外,此次出動的艦艇數目比較多,達到5艘,而且都是主力戰艦,從能力上看,具備了較強的綜合作戰能力,能夠有效地為大型水面艦艇保駕護航。另外,李杰研究員還透露,“大型水面艦艇”包括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中國將陸續部署這兩種艦艇,此類海軍遠洋護航訓練的次數也會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