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天凌晨,在黃島區泰山路與瑯琊臺路交界處,一輛滿載原油的斯太爾大貨車與一輛凱馬中型貨車相撞,斯太爾失控后頂著凱馬向前滑行了數十米,然后側翻。凱馬的車身被壓扁,車頭上翹。事發后,黃島區應急辦、公安、城建、環保等部門相繼趕到現場處置。
現場
原油淌了千余平方米
昨天早上7時許,記者趕到現場,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油熏味。記者注意到,一輛載著油罐的斯太爾大貨車側翻在泰山路與瑯琊臺路交界處的導流島東側,車頭被扭斷;在車身底下,還壓著一輛藍色凱馬中型貨車。凱馬的車身已被壓扁,車頭上翹,破碎的油箱里不停向外滴油。而斯太爾所載的油罐發生了破損,上面的輸油口被撞開,導致原油大量泄漏,流淌到導流島周圍路面上,形成一個千余平方米的三角形“覆油區”,油層最厚的地方有十幾厘米。
影響
路上堵出數百米長龍
現場有數十名環衛工人,正用鐵鍬鏟來沙土,對四溢的原油進行圍堵。“天不亮我們就趕過來了,幸虧圍堵及時,要不被這些原油覆蓋的面積還要大。”一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記者注意到,灑漏原油的密度較大,記者找來一根木棍挑了一下,感覺比較黏糊,跟剛剛加熱融化后的瀝青差不多。
車禍導致兩條路上交通發生堵塞,早7時起,堵車情況更加嚴重,在泰山路北側,最多的時候車輛排出的長龍達數百米。很多司機一邊開車,一邊扭頭觀察車禍情況,很容易發生二次車禍,黃島區交警大隊派出40余名民警在現場維持秩序。他們兵分兩路,一路負責疏導交通;另一路民警則進行警戒,提醒市民不要將煙頭等易燃品丟到覆油區。“因警戒及時,現場沒有發生市民偷油現象。”一名民警介紹。
講述
速度太快沒能剎住車
記者看到,現場一名50歲左右、披著黃大衣、操外地口音的男子正在打電話,顯得很焦急。“我姓王,是這輛油罐車的司機。”黃衣男子告訴記者。據王某介紹,他是濰坊人,昨天凌晨,他從前灣港拉了大約80噸原油,準備運回濰坊進行提煉。
“今天凌晨4點多,路上人不多,我車開得挺快的,當我駕車順泰山路行駛到瑯琊臺路路口時,突然發現前面竄出一輛中型貨車,我趕緊踩剎車,并下意識地向右打方向,結果還是沒有躲過去。”王某說,斯太爾大貨車一頭頂在中型貨車的車身右側,在頂著中型貨車向前滑行了數十米后側翻,車頭被扭斷,車體正壓在中型貨車的車身上,導致其車頭翹起。
傷亡
事故造成一人受輕傷
事發后,有過路市民撥打了110和120。王某從車上下來后,顧不上自己的油罐車向外淌油,在過路熱心市民的幫助下,將中型貨車駕駛室里的兩人扶了出來。120隨后趕來,將頭部受傷的一名副駕駛送到附近醫院治療。記者昨天從醫院了解到,這名副駕駛的傷情并不嚴重。
“當時我剛上了一趟洗手間,正要躺下睡覺,突然就聽到‘砰’的一聲巨響,接著聽見很大的摩擦聲。真嚇壞了,當時還以為發生地震了,我就趕緊披上衣服到陽臺上看,才知道發生了車禍。”在事發現場附近的楊先生告訴記者,他穿好衣服后來到現場,看到油罐車里的油“呼呼”向外冒,他趕緊從自己的門頭房里找來幾床破舊棉被,想跟司機一起把漏油處堵住,但根本不起作用。“我大體估算了一下,原油泄漏了至少40噸。”王某告訴記者。
處置
運來沙包堵漏油去路
事發后,黃島區應急辦、公安、城建、環保、交通等部門相繼趕到現場進行處置,環保人員發現,部分原油已經順著路邊的雨水箅子滲漏到下水道里。“這些原油如果順著下水道淌到河流里,會造成很大污染。”環保執法人員說,他們立即協調城建部門,安排環衛工人將附近的古力蓋全部打開,填進沙包,將漏到下水道里的原油圍堵住,然后進行清理。
昨天中午,濰坊煉油單位派來的十幾名工人趕到現場,開始對漏油進行回收。他們三四人一組,用鐵鍬將漏油鏟到蛇皮袋子里,包扎好后集中放到一起,準備用貨車運回濰坊。“這些泄漏的原油絕大部分還都可以繼續提煉。”濰坊煉油單位一名負責人介紹。截至記者發稿時,現場仍在清理中。(記者 趙玉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