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凌晨1時,寧波市江東區常務副區長李國宏通報了寧波市江東區徐戎三村一棟房屋倒塌的最新情況,確認現場救出的1名女性在醫院因搶救無效死亡。江東區明樓街道黨工委書記孫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江東區好幾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危房監控、監測體系,但倒塌房屋沒有在危房監測體系之內,沒有達到進入危房標準的范圍之列。
據介紹,倒塌房屋為6層磚混結構住宅樓,位于江東區徐戎路,所倒房層為2號樓,建筑面積近992平方,由寧波市房地產公司開發,寧波市房屋設計所設計,設計于1988年6月完成。上部結構由上虞縣梁湖建筑公司施工,于1988年10月1日開工,1989年12月15日竣工。
李國宏稱,事情發生后,寧波市委、市政府和江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目前共出動公安、消防、武警、城管等人員600多人次,參加搶險救援和秩序維護。1名女性于16時54分獲救,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現仍在全力施救之中。
“從雷達波掃描和詢問相關人員,目前掌握的生命體征為一個。”據寧波消防支隊副支隊長王洪裕介紹,現場目前還在全力搶救,并在逐步縮小范圍,盡最大努力爭取將人員救出。
李國宏表示,在落實工作組挨家挨戶開展周邊8幢房屋人員疏散轉移的基礎上,已落實了附近7家賓館共150間可安置房間,全力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將由住建部門牽頭,會同有關專家、部門,及時做好事故原因調查分析,并組織對全區房屋和在建工程進行安全排查;城管、消防部門將及時做好倒塌樓層清理工作,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簡稱寧波市住建委)總工程師夏海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寧波市住建委主任信箱2年前收到過來信,稱這個房子存在質量問題,當時也是進行了及時反饋。夏海明介紹說,房屋安全鑒定一般是由產權人或使用人提出申請,由屬地安全鑒定機構進行安全鑒定。因此告之來信人,要向屬地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申請后,進行鑒定。
“但是從今天的情況來看,我們以后也要及時調整工作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再收到類似的情況,市住建委也會同時告之屬地房屋管理部門和安全鑒定機構同步開展工作,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夏海明說。
明樓街道黨工委書記孫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江東區好幾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危房監控、監測體系,落實到屬地街道,他們對各個社區的危房情況建立了一套監測體系,實時監測整個街道的危房實際情況。發生倒塌房屋,平時是有監測沒有達到進入危房標準的范圍之列。
“‘病來如山倒’。16日上午,居民匯報住房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我們在半個小時之內,趕到了現場,發現情況非常嚴重,后來情況是越來越嚴重,看到現場這個情況后,果斷采取措施撤離居民。”孫俊說。
昨天中午12點多,陳先生乘車在高速公路上從杭州回寧波,就在這時,手機鈴聲響起,來電的是他的女朋友。
然而電話接起,聽到的不是以往的甜言蜜語,而是一聲虛弱而急促的“救命,救救我……”
陳先生心急如焚,打電話報警后,他不停地給女友打電話,鼓勵她堅持下去。
到昨天凌晨記者截稿,對女孩的救援還在繼續,希望她能挺過來。
女友的電話里傳來救命聲
時針轉過12點15分。
和女朋友的第一個電話,通話時間很短。陳先生還沒搞清楚怎么回事,電話便戛然而止。
剛開始,他還以為是女朋友在惡作劇,通話中斷,可能是因為信號中斷了。
然而,他仔細一想,覺得很不對勁。
陳先生趕忙回撥電話,電話通了,女朋友很是虛弱地告訴他,房子塌了。
女朋友說,自己先前一直在床上睡覺,突然感覺好像發生了地震,房子就塌了,磚塊不斷的落下,也不知道一起住的室友怎么樣了。
聽得心驚肉跳的陳先生,掛了電話就撥打了110報警求助。
救援:接到報警后,最早趕到現場的是寧波江東消防大隊。消防隊員立刻在倒塌的樓房周圍拉起了警戒線。倒塌的大樓旁,正好是徐戎三村的公交站臺,為了方便救援車輛進入,消防隊員用切割機卸除了這個公交站臺。
同時,來自消防特勤大隊的專業搜救隊伍,帶著生命探測儀,也趕到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