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黃島區設立后,原膠南轄區的樓市持續火爆,幾乎每天的售房量都位居島城各區市前列。記者昨天探訪該區域7家樓盤了解到,其中4家已經在合區后不同程度提高了樓價,最多的每平方米漲了800元。與此同時,新黃島區域中原開發區的樓市卻相對平穩,12月份的銷售量預計較上月有所下降。
原膠南
數字
11月份銷量創新高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原膠南房產交易中心看到,在這里辦理房產交易的人絡繹不絕。“根據我們的統計,11月份商品房銷售量達到了1929套,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幾乎是今年1月到5月份售房量的總和,為單月售房量歷史最高。”原膠南房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12月份的售房量依然強勢。“這才過了半個多月,就已經賣出去超過10萬平方米了,預計整個12月份的售房量很可能再破上月剛剛創造的紀錄。”這名工作人員介紹。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原膠南的售房量同比一直呈下降趨勢;而下半年的7月到10月份,雖然同比稍有增長,但環比依然呈下降趨勢。“這說明今年上半年樓市行情很不好,房子賣不出去,一直到10月份,形勢都是很嚴峻的。”這名工作人員介紹,直到11月份,局面突然峰回路轉。“據我了解,有些樓盤已經開始漲價了。”這名工作人員說。
探訪
最高每平米漲800元
昨日,記者實地探訪了一些樓盤。記者首先來到原膠南轄區大瀘河東面的一家售樓處,立刻有一名售樓小姐迎了上來。記者以一個購房者的身份跟她交流起來。“你們這里的房價最近漲了嗎?”記者問。“是的,這個周剛剛漲價,大約每平方米漲了500元。”售樓小姐說。“目前每平方米多少錢?”記者問。“均價是8500元左右。”售樓小姐說。“為什么漲價?”記者問。“形勢好了唄,今年上半年有時我一個月都賣不出去一套房子,現在呢,幾乎每個星期能賣出去兩套。而我們整個售樓處,每天賣兩三套房子不成問題。”售樓小姐說,今年上半年,她每月只能掙2000多塊錢,而11月份收入能達到兩萬元。
記者隨后又走訪了分別位于濱海街道駐地附近、瑯琊臺路北段、北京路的3處樓盤,發現售樓價格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瑯琊臺路北段一處樓盤的二期樓座剛剛開盤,售價比一期樓座每平方米漲了100元;而位于北京路上的一個樓盤每平方米一下子漲了800元。
也有樓盤按兵不動
與此同時,也有樓盤按兵不動。位于海王路東段的貝多芬公寓就一直沒漲價。“去年下半年開盤后,根據不同的樓層,我們確立的價位是8000元到9000元之間,個別樓房售價低于8000元,至今我們依然保持著這個價格,哪怕在金九銀十的兩個月也沒有漲價,現在更沒打算漲。”貝多芬公寓售樓處陳經理告訴記者,臨近元旦本應是銷售淡季,往年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會實施一些促銷手段。而今年從11月份至今卻出現銷售火爆的反常現象,他認為是一些特殊因素造成的,未必能持久下去,當然就沒必要漲價。
無獨有偶,西靠區政府、東臨大海,可謂黃金位置的樓座“東方至尊”,已開的樓盤在合區后也沒有漲價,每平方米均價一直保持在9000元左右,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對此,銷售經理胡克告訴記者,在銷售方面,他們公司一旦確定了價格,就輕易不會改變,更不會聞風而動。“不漲價的承諾成了我們的一張名片,也讓更多人了解了我們的樓盤,所以合區后銷量一直不錯。”胡克介紹,在合區前,他們一星期能賣一兩套房子,而合區后他們平均每天就能賣出去一套房子。
分析
購房熱或為短期行為
在樓市熱銷的形勢下,為何有的開發商選擇立即漲價,而有的開發商則按兵不動?對此,業內人士、黃島區易房網負責人張永富專門進行了研究。“在當前政府部門依然在對樓市進行調控的形勢下,原膠南區域的樓市卻出現強勢反彈的跡象,原因不外乎4點:市民擔心限購馬上會實行、元旦后將征收房屋維修金、你買我也買的跟風現象、區政府設在原膠南的帶動作用。”張永富說,其中前三點,都有其特殊性和時效性,待事情逐漸明朗或者時間過去后將不會再起帶動作用,屆時市民的購房熱情勢必消減。
“因此我認為,原膠南區域的購房熱潮很可能是一種短期行為,元旦過后會逐漸冷卻。”張永富說,在當前形勢下,面對銷售火爆的場面,規模相對較小的開發商大都相時而動,提高房價,無非是為了利益最大化;而規模較大的開發商則一般選擇按兵不動,則是更注重提升自己的形象和信譽,贏得良好的口碑,為以后擴大市場贏得先機,總之,都是有其目的性的。
原開發區
熱議
“膠南購房”成話題
“去老膠南買房吧”最近成了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家住開發區長江路名嘉城小區的王先生最近一直考慮去老膠南買房。“兩區合一了,聽說黃島區政府要搬到老膠南的位置,擔心單位也跟著搬過去,那樣上班就遠了,趁著現在老膠南還沒限購,抓緊過去買套房,萬一單位搬了,過去住也方便。”王先生說。而王先生的妻子卻認為如果再買套房子家里的負擔會比較重,可以將現有的房子租出去,到單位附近租房住比較劃算。
目前租房住的小陳一直想買套新房,但從年初看到年尾,房子還是沒買上。“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房價是最低的,現在又開始漲回來了,真后悔當時沒下定決心買,老想著等房價再降降。”小陳說。
探訪
售樓處里挺冷清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原開發區江山南路一家新開盤的房地產項目看到,該項目售樓處內比較冷清,多名置業顧問聚在一起閑聊。該樓盤曾在開盤當天推出每平米300元的優惠,目前已恢復到每平方米9400元的均價。看到有客戶進來,置業顧問立即迎了上來。“我們小區位于開發區和老膠南交界處,地角非常好,以后去哪邊都方便。”置業顧問小李上來就介紹了該項目的區位優勢。當記者拋出目前老膠南的房價看起來更 “實惠”時,小李笑著回應:“現在開發區這邊發展得比較成熟,無論是教育資源、商場購物、休閑生活都比老膠南那方便。”
數字
較上月銷量減少
昨日,記者從原開發區房產登記交易中心獲悉,11月份新建商品房住宅銷售943套,同比增長78%,環比增長42%;銷售均價7457元/平方米,同比增長3%,環比下降9%。12月份截止到17日,共預售新建商品房住宅374套、面積3.69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8108元/平方米。
“今年12月份已經過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銷售新建商品房住宅套數應該比11月份有所減少,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明顯增加,去年12月份全月銷售數量僅有200余套。”原開發區房產登記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2月份本來就是相對淡季,總體來說,開發區房產市場還是比較平穩。(記者 趙玉勛 劉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