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東省質監局在網站上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對白酒、肉制品、蔬菜制品、罐頭、糕點、糖果制品6類食品產品2639批次食品的檢驗結果,共有180種食品不合格,其中包括我市13家食品生產企業的13批次產品。
????異地抽檢保證公正性
????此次抽檢采樣產品的生產日期集中在今年6至10月份。“由省質監局統一組織異地抽檢。”省質監局工作人員介紹說,比如青島地區企業生產的產品由臨沂或者濟寧等地
????省質監局在發布的公告中介紹,對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各相關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已按有關法律法規依法進行處理。另外,省質監局還曝光了臨沂市蘭山區喜盈門食品廠拒檢一事。
????半數產品標簽不合格
????抽檢顯示,檢驗的2639批次食品中,180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近半數產品實物質量合格,但因標簽不合格,被判為不合格產品。
????“標簽標識不合格一般是屬于產品包裝上標示的國家相關生產標準等不規范或一些產品原料的含量與標注不符等情況。”省質監部門的工作人員說。
????不合格項目除了涉及標簽標識外,還有菌落總數、水分、固形物、添加劑含量、蛋白質、脂肪等超標或超低等。
????青島13批次食品不合格
????在不合格產品名單中,涉及青島的13家企業。其中青島康大食品有限公司產業園分公司生產的康洋牌“雜色蛤”罐頭因為標簽不合格被判定產品不合格。記者聯系這家企業,但沒有得到回應。
????青島德發德式肉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野餐腸實物蛋白質、脂肪項目不合格。“生產標準號標錯了,導致產品抽檢和生產標準不符,算是擺了個烏龍。”昨天下午,青島德發德式肉制品有限公司一名負責質量的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收到質監局的通知后,查找出了問題,銷毀了之前印刷的所有標簽,并且暫停了這種產品的生產,新標簽制作好后才恢復。
????記者隨后聯系了多家 “榜上”企業,他們均表示目前已經按照國家要求對不合格的產品或標簽標識進行了整改。(記者 孫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