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酒當歌,舉杯共飲,每一個中國傳統佳節,都少不了美酒作伴。時值雙節臨近,記者走訪了省城數家商超和酒水行,真切感受到一個“冷”字。在市場萎縮、銷量下滑、塑化劑的沖擊下,2012白酒發展之路艱難坎坷,不少經銷商感慨:終端市場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點,一場沒有硝煙年末保衛戰正在上演。 高端下滑 中端酒成為香餑餑 “茅臺降到1519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年整體高端白酒銷量一直不是很好,有個全國一線品牌白酒銷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了近50個百分點。不過,像瀘州和省內名酒這類中端產品因為性價比高,好喝又不貴,反倒更受歡迎。”濟南的一位白酒零售商介紹說。 這只是近期酒水市場的一個縮影。今年來,受制于“三公消費”限令和經濟大環境,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白酒產品無論是銷售還是價格都有所下降,中檔白酒“逆襲”成為白酒企業增長的一大動力。五糧液半年報顯示,其高價位酒增長37.6%,而中低價位酒則增長106%。與此同時,和茅臺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長46.1%的數據相比,二三線酒企增長更加迅猛,山東領軍企業扳倒井全年預計營收翻番,中檔價位酒更是增長突破三位數,魯酒新銳天地緣前三季度銷售也交出了滿意答卷,增長達到令人咋舌的180%。 在山東省白酒品牌推進委員會秘書長看來,未來白酒業的產品結構將會朝著橄欖型發展,即以中檔白酒為主,以高端白酒和低端白酒為輔。同時,由于當前白酒市場的格局多由高端白酒決定,因此未來隨著中檔白酒成為市場主體,行業中各酒企的座次也會有所調整,以低度濃香和芝麻香見長的魯酒將位次前移。 經銷點銷售 本地產酒占絕對優勢 在記者幾天走訪中發現,無論是銷量還是貨品陳列,本省酒仍然具有壓倒性優勢。“顧客還是習慣喝本省酒。多少年形成的習慣不會輕易改變。外省的也就瀘州賣的還不錯,其它的賣的很慢。”一名酒水專柜的店員直言不諱的告訴記者。 據了解,本省酒因為具有區域銷售優勢,可以充分享受地方經濟發展、消費結構升級所帶來的益處,并可利用在根據地的區位優勢逐步向外省市擴展。多數魯酒企業早在多年前便進行了股份制改革,企業機制的靈活讓深度分銷如虎添翼,減少了對于大經銷商的依賴。此外,受“三公消費”限令影響,出現了很多地方領導帶頭喝本地酒的現象,地產酒在政務消費的強大滲透力有效傳遞到商務和家用用酒市場。隨著本省白酒的市場容量的闊大,未來的發展空間也將更大。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思危,本土品牌雖然在數量上遠超外省酒,但產品結構還有待改善。在酒水行只要消費者問到二百元以上的酒,店主就會推薦全國的一線品牌。業內人士稱:“本省白酒要想打開高端市場,還要在激發終端的銷售熱情上下功夫。適當降低出廠價同時控住終端售價,給銷售點和經銷商留夠利潤,讓銷售終端主動推薦本省高端酒。” |
上一篇:肯德基致歉:承認嚴重誤導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