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心醫院眼科主任耿燕發現,中小學生甚至學齡前兒童因為視力問題到醫院就診的例子越來越多,經檢查后發現不少病例都和驗光有關系,沒有留出適度調節的范圍,孩子們的眼鏡越來越厚,視力每況愈下。今年兩會耿燕作為政協委員將遞交一份提案,她建議將驗光配鏡納入到衛生部門管理,并使眼視光專業成為醫學專業的一部分,使得驗光變得更加專業。
現狀 驗光不好易致視疲勞
耿燕稱,目前我市驗光配鏡從業人員近千名,眼鏡店近100家,真正具有驗光資質的人員很少。耿燕稱,在她平時坐診時不少孩子都因為配戴眼鏡導致視疲勞,甚至有的出現畸形,詢問過后發現都是和當初驗光不當有關。 “現在眼鏡店給孩子驗光存在一些程序不當的情況,所謂的驗光師也只是會操作儀器的工作人員而已,沒有相關專業和資質。 ”耿燕說,盲目配鏡不僅對視力有所影響,導致視疲勞,還可能影響眼球本身的健康,甚至導致畸形。而對于驗光師這一群體,并沒有嚴格的監督檢查。
探訪 營業員直接就成驗光師
昨天上午,記者走訪了臺東幾家眼鏡店,針對如何給近視兒童配鏡,進行了相關咨詢。 “如果是初次配鏡的話,最好先去醫院散瞳驗光,確認是真性近視,驗好了度數,再拿著醫院的處方過來配鏡。 ”眼鏡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過,也有眼鏡店的驗光師提出,讓孩子直接過來驗光即可,而步驟則和成人是完全一樣的。
在對配鏡度數的把握上,不同眼鏡店也給出了不同的說法。“度數不需要太高,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只要配鏡視力達到1.0以上就夠了,配得太清晰反而不好”,一家眼鏡店的驗光師說。而另一家眼鏡店的工作人員則稱:“要把度數配足,如果配不夠的話,孩子看不清楚,就會養成瞇著眼的習慣,會加深近視的程度。 ”隨后,該店員把記者引領到視力燈臺前,讓記者用手捂住左右眼開始測查。整個測查過程十分簡單,不到5分鐘通過記者是否能看清視力表上的某幾行,店員得出結論,視力狀況尚算良好,暫時無須提高鏡片度數。在整個驗光過程中,一直都是兩名營業員在店內為記者服務。
建議 由衛生部門統一管理
耿燕在提案中建議,應該將驗光配鏡納入到衛生部門管理,并使眼視光專業成為醫學專業的一部分,培養具有較扎實的醫學知識和視光學專業知識的學生,使其畢業后能在醫院、眼鏡店以及眼視光產品企業從事眼保健與視覺保健、視功能康復、驗光配鏡、眼視光特殊檢查及管理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其次,眼視光專業學生畢業后允許參加執業醫師考試。還可在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收眼視光專業畢業生,并將眼視光醫師納入醫院醫師編制。(記者 王婷 實習生 萬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