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2012年市政協書寫的篇章,在工作日歷表上,留下了一行堅實的足跡,展現了委員們履職盡責的風采。
一年來,市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團結動員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和各界人士,堅持“繼承、務實、和諧、奮進”,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開創了屆首之年政協工作活躍有序、務實進取、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緊扣黨政中心工作履行職能
一年來,市政協緊扣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發展方式主線,組織委員和政協機關開展調研120余次,形成調研報告和建議57份,很多意見建議被市委、市政府采納。
緊緊圍繞市委關于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決策部署履行職能。加快縣域科學發展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市政協應時順勢、積極作為,圍繞藍色制造業、民營經濟、園區建設、大項目建設、小城鎮發展等縣域發展重要問題,赴五市的園區、街道、項目、企業開展了深入細致的調研。以“助推縣域工業經濟科學發展”為主題,首次召開了市政協專題議政建言會議,有力促進了調研成果的吸收轉化。
創新重點調研課題選題方法,充分發揮“四級委員”聯動,市政協與區市政協“兩級組織”聯動,市政協工作部門與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之間聯動等 “三個聯動”作用,認真開展軟件產業發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戰略性藍色新興產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2014年世園會建設、城區立體綠化、加快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城市空間布局調整等15項重點課題調研,建務實諍言,獻發展良策,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和智力支持。
緊緊圍繞全市重點工作和發展大局,統籌安排視察計劃,全年共組織視察活動23次。先后就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紅島經濟區建設、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籌辦工作、嶗山金融新區建設等進行視察、實地考察,共同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積極參與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食品安全、城市管理執法、保障房建設、慈善事業……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市政協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為切實解決關乎百姓生計的問題獻策出力。共提出提案923件,立案86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9條,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
涉及民生的課題是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調研的主線之一。市政協充分發揮功能優勢和渠道優勢,重點圍繞食品安全、城市管理執法、《勞動合同法》實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宗教教職人員社會保障、慈善事業等社會建設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一次次調研、一項項舉措,聚焦著群眾關切,情牽著百姓冷暖,同時也協助黨委政府探索創新和加強社會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徑。
市政協還寓民主監督于政協委員提案、進行視察、參與工作檢查等活動之中,做好政協委員關注民生和諧司法民主監督團工作,支持政協委員參加檢查評議等各類監督活動,探索創新發揮特約監督員作用的機制,強化監督工作合力。完善向社會公開征集提案線索、提案二次辦理、提案建議轉化和跟蹤落實等機制,認真組織委員開展政協提案辦理“提”、“辦”雙方雙向民主評議工作,提高了提案工作質量,增強了民主監督實效。加強重點提案辦理力度,市政協領導牽頭對《關于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案》、《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大公交案》、《關于加強我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案》等10件重點提案進行了跟蹤督辦,取得了實效。
引導委員在服務大局中“崗位建功”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人民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一年來,常委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委員發揮主體作用的長效機制,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委員履職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運用專家授課、會議培訓、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了對委員特別是新任委員的培訓工作力度,增強了廣大政協委員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形象意識,提高了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新組建了26個界別活動組和24個區域活動組,加強界別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充分發揮界別在政協工作中的特色和優勢。實行政協主席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制度,每一位主席會議成員聯系8-10名常委,每位常委聯系3-5名委員。同時,還加強政協委員述職評議和履職檔案建設工作,探索建立綜合考評體系,對履職成效突出的委員予以表彰。
大力開展“崗位建功”活動,將活動作為本屆政協的重要工作特色。鼓勵支持廣大委員堅持“一崗雙責”,既要立足于本職崗位,爭取成為崗位工作的先進表率,又要認真履行委員職責,發揮界別、職業、專業等個人專長,努力成為議政建言的模范代表。
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機關各部門加強了與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有力整合各界委員資源,致力于搭建 “支持委員干事創業”和“委員之間互助合作”兩個平臺,為委員協調解決問題和困難26件。活動開展以來,廣大政協委員在經濟、文化、科技等不同工作領域發揮優勢、干事創業,以實際行動為青島科學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楊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