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的均衡,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青島高職教育的發展成為委員們熱議焦點。
加大新城區教育投入
教育資源投入要均衡。學前教育、新城區的教育配套成為委員討論的熱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大學前教育投入,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00所,提高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財政補助。市北區海韻幼兒園副園長王彩維委員表示,目前公辦園與民辦幼兒園的教師收入差距過大,應進一步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張成軍委員認為,近年來海西灣已經成為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制造業的重要集聚區之一。目前僅北船重工就招聘了1500多名大學畢業生加盟,他們都面臨子女入托、入學問題。但是,該區域配套的公辦幼兒園、中小學校以及教育質量與人才集聚還不相適應,教育資源亟待改善、提升。他建議統籌規劃薛家島區域的教育資源,加大對公辦幼兒園、中小學校的投資力度,真正做到“招進資、留住人”,促進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制造業的發展。
委員關注學生健康
學生身體健康,也是委員們的共同牽掛。在校午餐質量好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青島鑫雷音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義芹委員認為,學校午餐由配餐公司配餐,小餐桌也缺少監管。所以大多數學生放學時選擇學校附近的小賣店進食面包、薯片、烤腸或含糖分極高的飲料等高糖分、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對身體極其不利。他建議在嚴格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學校營養講師及配餐師隊伍,設立統一的培訓機構。
海慈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葛湄菲委員提出,應該推后初中生上學時間,有利于十二三歲孩子的健康成長。
高職教育也要統籌發展
青島職業學院院長覃川委員認為,高職發展要協調政府各部門之間政出多門、政令不一等問題,形成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行動合力。還應打破高等教育條塊分割、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各自為政的現狀,構建相互融合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他提出,應該推動職業教育相關地方法律法規的制訂,比如,解決對扶持職業教育企業的優惠政策問題、強化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企業工作經驗積累問題、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基本工資待遇等一攬子問題,通過綜合而不是單一的立法約束,這樣可以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強大保障。
山東省輕工工程學院副校長孫煥利委員認為,當前青島的高職教育規模偏小,尤其是公辦高職院校只有五所,遠遠無法滿足今后一段時間青島市對高級技能人才的需求。他表示,要加快推進相關高職院校的建設,統籌高職、中專的銜接,從而進一步發揮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趙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