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了今年8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方面是“加快實施藍色引領戰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在這個方面當中,首先談了“一谷兩區”建設,而且第一個就提到了西海岸經濟新區的發展。今年市兩會期間,西海岸經濟新區的建設再次成為了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西海岸經濟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黃島區委書記張大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區兩級政府投資15億元興建疏港高速,解決日益加劇的道路擁堵問題。
依靠 “三個統籌”實現“三個再造”
為做大做強西海岸,西海岸新區建設以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為標桿,瞄準“三個再造”。要完成“再造一個青島港”、 “再造一個青島經濟總量”、“再造一個青島新主城”的目標,“三個統籌”是科學發展路徑。
據張大勇介紹,“三個統籌”包括東西統籌、城鄉統籌和陸海統籌。其中,加快推進東西統籌是指推進膠州灣兩岸的交通、教育、醫療、體育和文化等領域公共服務同城配置,今年“完成西海岸城際鐵路建設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青連鐵路”,“完善三城互聯交通體系”。城鄉統籌是指以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帶動全域城市化,著力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確保開城路一期、昆侖山路貫通工程建成通車,西海岸客運中心投入運營。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縮小城鄉發展差距。陸海統籌則要把西海岸陸域、海域和島嶼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推動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整治陸海聯動,大力發展藍色經濟,海洋產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
53個項目總投資1430億保證“做大做強”
“做大做強靠什么,靠項目。”張大勇介紹說,就在1月7日,山東青島青博投資有限公司、國能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瑞典公司正式簽署項目投資協議,計劃投資100億元在青島市設立整車廠,項目設計年產能40萬輛,一期投資40億元,生產汽車20萬輛,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200億元。
張大勇說,政府工作報告對西海岸提出了“新開工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建設”的明確要求,西海岸經濟新區正在加快推進總投資1430億元的53個市級重點和前期項目,報國家、省審批的9個重大項目,有的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西海岸靠這些重大項目的支撐來做大做強。
投資15億建設疏港高架
橋隧的開通拉近了膠州灣東西兩岸之間的距離,方便了兩岸居民之間的通行便利,但也令黃島區內的交通變得日益擁堵。張大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西海岸交通與青島前灣港的疏港交通聯系緊密,如今前灣港已經超負荷運行,因此令疏港交通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目前,為解決交通壓力,區市兩級政府投資15億元建設疏港高架項目,一期工程正在實施。“再投10個億疏港高架就能與目前黃島的一些高架串連起來,車輛從不同的港區駛上高架后就可以與現在的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連接起來,來緩解交通壓力。”張大勇說,解決黃島的交通壓力,目前已經有了一個總體的規劃,一旦建成,將通過高架從空中解決交通問題。
此外,張大勇提出,在交通工具方面,黃島將會加大發展公共交通的力度。“目前黃島是一個城鄉結合部的交通體系,沒有形成完整的交通體系。”張大勇介紹說,原膠南市與原黃島區合并后,同一輛公交車行駛的距離相對于以前更長,運輸的客人更多,公交車的使用效率也會相應提高。“少換乘一定程度上也是解決交通擁堵的辦法。”據悉,今后黃島區還將建輕軌、地鐵,再加上目前正在規劃的青連鐵路,就能形成一個復雜、完善的交通體系,交通擁堵的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