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年藏友帶來的四條屏經專家鑒定為真品
全國著名陶瓷專家毛曉滬(右一)為市民鑒寶
專家為市民講解收藏知識
????青島新聞網1月12日訊 近年來,文物市場越來越火爆,收藏熱逐漸在全國各地興起。島城的藝術品市場成色如何?1月12日,著名鑒賞家王立軍、毛曉滬等來到青島為市民免費鑒寶,一天里近千名市民參與了鑒寶,但可惜珍品少之又少,贗品數量占絕大多數,我市收藏市場質量不容樂觀。同時專家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日本人遺留的物品在青島為數不少。
????6萬元拍賣到的瓷器竟為贗品
????在1月12日上午的鑒寶中,一位市民帶來了一件具有波斯風格的青花瓷器,他說自己是在濟南的拍賣會上以6萬元的價格拍來的,當時賣家標為萬歷朝瓷器,但是在現場,毛曉滬一眼就看出這是仿制的贗品,毛曉滬認為這件器物青花發色有萬歷的風格,器型也有幾分相似,但實際上釉色和胎質都不對,是典型的現代仿品,藏家的六萬元等于打了水漂。
????記者在現場看到,參與鑒寶市民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很大,他們中很多都是退休職工,賦閑在家,往往喜歡花不菲的錢買古董,但絕大多數多為贗品,對此專家也提醒市民,在歷史和文物知識還不夠的情況下,不要盲目買東西,以免多花冤枉錢,上當受騙。
????鑒定現場也有幾件珍品出現,如張大千的繪畫小品、趙永年的四條屏、明代銅鎏金佛像等,但其余的真品大多數都是晚晴民國造,而且民間器物比較多,像官窯瓷器一件也沒有發現,民窯也多數為光緒、民國時的作品,經濟價值不高。
????“青島也有大收藏家,但是他們一般不會到鑒定現場來,而現在普通百姓手中的藏品已經很難看到珍品了。”著名收藏家王立軍表示。
????島城假貨多為河南造
????經專家鑒定,前來鑒寶的市民手中很多贗品都來自于同一個地方——河南。專家介紹說,目前河南地區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造假、販假、售假的市場,尤其是瓷器、青銅器、玉器等數量最多。大部分仿品都比較粗糙,但是也有一些仿品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幾可亂真,一些高仿瓷器甚至讓專家也疑惑。據說河南仿造文物的市值一年就達到數十億,而青島市場上流傳的仿冒文物也有相當比例來自河南。
????日本遺留舊物眾多
????一些市民拿來了自稱是祖傳的瓷器,很多人都說是自己的祖輩從清代傳下來的,但據專家鑒定,這些是有日本風格的器物,大部分都是二戰時期日本普通的民用瓷,以盤、碗、酒杯等實用器為主,但是專家也表示,像這類日本瓷器可以作為普通的陳設品,但經濟價值不高。
????“日本器物在青島數量很多,這因為青島曾經為日本的殖民地,歷史上有日本人在此居住,他們帶來了很多實用物品,但是在撤退的時候沒有帶走,遺落在青島的老百姓手中,這是青島歷史的真實寫照。”毛曉滬說。(記者 任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