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月10日召開的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司司長童敏透露,國務院法制辦已經對《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完成了兩次復核,正在就個別問題與有關部門進行研究。該局將配合《條例》的出臺,對批準證書沒有有效期的保健食品進行清理換證,這部分產品約占保健食品總量的2/3。 ????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在產保健食品約4000余種,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達2000多家,年產值約2600億元。然而,與產業繁榮相伴的是,保健食品行業一直亂象不斷:宣傳減肥、降糖、增高、抗癌功能的虛假廣告鋪天蓋地,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西布曲明、西地那非等藥用成分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假冒偽劣、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的失信經營傷透了消費者的心。 ????監管部門和業內專家提出,法律法規的缺位令監管部門缺少監管依據。記者了解到,根據《食品安全法》,對保健食品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而3年多來,《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始終“千呼萬喚不出來”。 ????“《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涉及保健食品的產品審批、生產經營和市場監管等各個環節,使對非法添加違禁物質、夸大及虛假宣傳特定保健功能等問題的監管有更明確、具體的法律依據。”童敏說,《條例》將有利于監管部門落實相關責任、規范市場行為、打擊違法犯罪、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產業健康發展,但即便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也不會出現網上傳言的上千種產品集中退市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