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對青島優美環境的最好評價,如何讓島城市民的生活環境更宜居,呼吸到更新鮮的空氣、喝到更干凈的水源,成為市民關注的話題。昨天,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美麗青島建設取得新成效。
【講述】
黑煙車少了空氣新鮮了
昨天,家住山東路的韓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市區推行黃標車限行政策,黑煙車明顯少了,空氣質量得到了改善。記者了解到,通過控制黑煙車,以及限行區的擴大,可以有效控制PM2.5。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推進餐廚垃圾和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強化水、大氣、噪聲等污染防治,控制PM2.5等主要污染物濃度,保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我市將統籌布局,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嚴格保護耕地,推進土地集約化利用。強化污染排放總量控制,完善環境保護機制。實施低碳發展規劃,加快淘汰“兩高一資”落后產能。推進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和重點節能工程,推進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抓好全國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城市建設。加快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和國家 “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推進生態市、鎮、村創建工作,建設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實施垃圾統一集中收處。科學用藥用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規劃】
植樹增綠創建森林城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市將加快形成生態間隔標準制度體系和生態投入長效機制,打造城區之間、組團之間、產業功能區之間的生態間隔帶。高質量完成世園會園區建設,統籌做好各項試運營管理工作,創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繼續實施城鄉植樹增綠,提升全域森林生態體系建設水平。我市將抓好骨干道路和水系生態綠化,加快萬畝林場建設,干好主城區綠化提升工程。完成大沽河治理防洪主體工程,搞好造林綠化和濕地修復,加快形成大沽河生態中軸。
根據規劃,到2013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9%以上,城市森林網絡框架形成,達到國家森林城市的各項評價指標。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蓋率增加到40%以上;城市森林網絡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0%以上;青島城市森林體系健康、穩定。
我市對森林城市建設工程的空間布局進行了調整,確定了“一核四極,一軸三帶,一屏多點,生態間隔”的森林生態布局。“一核四極”是指維護青島中心城區和四個縣級市城區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打造宜居生態環境。“一軸三帶”是指保護大沽河生態中軸,構建環城三大生態間隔帶。即以膠州灣為核心的環膠州灣生態保護帶,以濱海公路為重點的沿海基干林帶,以西岸、東岸、北岸城區為中心的環城生態綠帶。“一屏多點”是依托嶗山、大澤山、大珠山、小珠山、鐵撅山較完整的生態基底,重點建設萊西、平度北部的丘陵防護林,打造外環青島全市域的生態屏障。“生態間隔”即建立三級生態間隔區,嚴格控制生態間隔區范圍,為城市組團發展提供生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