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由和訊網發起、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SEEC)等機構聯合主辦的財經中國2012年會在北京JW萬豪酒店隆重舉行。在現場,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接受和訊網訪談時說,中國的任何改革都是漸進的,計劃生育二胎制政策在一些時機上或者技術推進細節上可能還需要時間,但具體推出時間已經指日可待。從過去來看,我們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生育率下降比較快,隨后出現了人口年齡結構
以下為訪談實錄。
和訊網:蔡老師,現在計劃生育問題已經成為全國人民都關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您認為現在已經到了什么樣的地步?
蔡昉:我們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已經三十多年了。當時我們實行這個政策的時候預計大概三十年以后,我們的情況就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人口壓力不會有那么大了,那個時候可以實行不同的政策了。
正好三十多年已經過去,現在看我們的生育水平已經大幅度下降,昨天統計局公布了勞動年齡人口開始負增長,所有這些因素表明三十年前預計到發生新的變化已經實際發生了,因此,獨生子女政策的調整也是順理成章了。
原則上計劃生育政策是一個國策,我們長期堅持不變,但是計劃生育政策并不意味著一定是一胎化的政策。可能比較好的一種方案就是通過一定的步驟過度到普遍實行二胎,這可能有利于中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同時也不會造成新的人口、資源、環境、就業等問題的壓力。
和訊網:我注意到現在有30多位經濟學家,他們是直接反對計劃生育這樣一個政策,這和您提出的二胎化有一些區別,您感覺他們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觀點呢?
蔡昉:我覺得干預人口的生育對經濟社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其實是有爭議的,并不一定有結論,并不是說它一定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說它一定沒有作用。從過去來看,我們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生育率下降比較快,隨后出現了人口年齡結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趨勢變化,其實還是有助于過去三十多年高速經濟增長,所以,我們把它叫做人口紅利。但是不管怎么說,過去已經過去了,人口是一個長期的變量,也是一個慢變量。因此,未雨綢繆,我們也開始逐步進行調整,但否定歷史也是沒有什么依據的,同時,中國的任何改革都是漸進的,它也是給了我們甜頭的,證明漸進式的改革是有好處的,不會引起過度的變化,也符合我們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因此,我主張我們要改,但是應該采取漸進式的方式來改。
和訊網:目前二胎化計劃生育部門也有反對意見,二胎化也是很大的調整,這方面您感覺會不會有壓力呢?
蔡昉:我們其實也沒有從官方聽到反對意見,人口計劃生育部門一直在強調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不變,就像我說的計劃生育政策并不一定是幾胎,只是說人口也要和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相適應。所以,原則上我也很同意這個說法。過渡到二胎,我覺得應該是我們調整的一個方向,我相信計劃生育部門也應該是在做著這樣的方案。
和訊網:已經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
蔡昉:我認為是這樣。今天我們還沒有看到這樣的改革方案,也許在一些時機上或者技術推進細節上可能還需要時間,如果讓我猜想的話,我覺得這個政策指日可待。
和訊網:會有一個時間表嗎?
蔡昉:我沒有聽到,但我相信不會太久。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