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鳥發燒友變“護鳥斗士”
????他們也是一群愛鳥之人,看不慣捕抓鳥售鳥,受不了網捕藥毒,忍不住為鳥疾呼。他們希望通過攝影讓更多人知道鳥的美,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來保護鳥,讓鏡頭中的鳥兒能夠自由地飛翔。
????“越拍心里越難受,濕地開發離我們越來越近,濕地的面積正在逐年縮小。”封少林說,鳥類等野生動物選擇的棲息地是生態的一個風向標。鳥類最喜歡的地方能說明,那里的生態還算過得去,鳥類可以在這里生存。
????“通過這幾年的拍攝,不管是白沙河發源地,還是墨水河,鳥類最喜歡的地方已經從大片的濕地轉移到了河道,不是說大片水域鳥的數量比河道鳥的數量多,而是說河道鳥類的密度已經大于大片濕地鳥的密度。”封少林認為,這是因為很多大片濕地已經被開發,濕地被硬化。“被硬化的濕地,已經不再適合鳥類的棲息,也不再適合很多野生動物生存。”封少林說,是人類占據了鳥的棲息地,把它們驅趕到了河道,現在白沙河入海口的灘涂小多了,也就是以前的四分之一,大部分的灘涂都被開發了。
????“從當初喜歡拍攝鳥,到現在主動地保護鳥,這是我這么多年來最大的收獲。”封少林說,每當看到這些美麗的精靈們在空中翱翔,看著它們得到了更好的保護,看著一些新的種類的鳥也被吸引過來,他就會感覺非常欣慰。
????最大的破壞是無序開發
????“真不知道再過幾年,是不是所有的濕地都會被開發,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地方去拍鳥。”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王好誠,“是不是所有的灘涂、河道兩旁都會高樓林立,只剩河道里邊的幾只野鴨呢?”
????“青島周邊及渤海灣是候鳥遷徙的主要路徑,濕地是青島的綠腎,也是天然氧吧,但現在這個綠腎正在被蠶食。”王好誠說,正在開發的姜山濕地是青島內陸最大面積的濕地,是許多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別小看蘆葦,鳥都躲在這里面孵化,灘涂、淤泥是散發著臭味,但貝殼、蛤蜊都是從這里面生長出來的,如果都改造成光滑滑的石頭壩或水泥壩,從景觀的角度是很好看,但小蝦、小蟹沒地方躲藏,生物鏈就斷了。“在我看來,拍鳥也是一種破壞,尤其是對處于繁殖期的鳥類來說,容易受到驚嚇。”王好誠說,他有時邊拍照邊譴責自己,只有盡量地將自己偽裝,融入到整個環境。“前年,我曾在那里拍到過幾百只反嘴鷸,去年,墨水河的野生鳥類數量明顯減少,生長貝類的環境被破壞了,鳥兒找不到吃的,就會選擇離開那個地方。”王好誠說,對于濕地最大的破壞就是無序的開發,他很擔心姜山濕地成群的野鴨、灰鶴兩年后會到哪里去?“我當年在白沙河拍到的一對小天鵝,如果有人一直能給它們投食就會留下了。”王好誠說。
????【發布】島城野生鳥達到389種
????三趾鷸、尖尾濱鷸、紅嘴藍鵲、水雉、震旦鴉雀、金斑鴴、流蘇鷸、紅嘴巨鷗、黑翅鳶、白眼潛鴨、白腹隼雕……從2010年以來,這群拍鳥達人陸續在島城記錄到了這些罕見的野鳥,根據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發布的數據,截止到2013年1月份,島城發現并記錄的鳥類種類已經上升到389種,包括冬候鳥、夏候鳥、留鳥和旅鳥。目前,膠州灣已記錄到的生態濕地鳥類有160種,其中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名錄和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水鳥有21種,其中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白鸛、中華秋沙鴨等8種,二級保護水鳥有大天鵝、灰鶴、蓑羽鶴、鴛鴦、小勺鷸等13種。
????“每年都能發現一兩種新的鳥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濕地保護專家王希明說,在珍稀瀕危陸生動物方面,被稱作“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和震旦鴉雀,都在膠州灣濕地中發現了蹤跡。
????島城開展鳥類資源調查已經有十余年的歷史了。“每年春、秋兩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研究人員就會在浮山、嶗山、膠州灣濕地等處設立觀察點。”王希明說,通過技術手段網羅住過往的鳥類以后,研究人員會在候鳥的腳上戴上腳環。“腳環是按照通行規則統一編制的號碼,每只腳環對應一只候鳥,就像是人的身份證一樣”。
????王希明說,世界各地的候鳥出沒區域目前幾乎都設有觀察點,各地的研究人員將資料匯總后,根據腳環就能判斷出每種候鳥的遷徙路線、數量變化、繁殖情況等信息。
????“對于一些國際瀕危鳥類來說,甚至還會動用衛星進行追蹤,研究其生活習性和遷徙路線。”王希明說,使用衛星追蹤往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只有投入巨資的中外合作研究項目才會使用。
????繪出濕地“賞鳥地圖”
????由于地處山東半島南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貌,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島城遷徙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在沿海面積較大的海灣是眾多沿太平洋西岸遷徙線路和東北亞內陸遷徙線路的涉禽長途遷飛的候鳥集中停歇地和中轉站。近海的島嶼則是許多珍稀海鳥的集群繁殖地。
????“這些鳥類資源中,森林鳥類和山頭鳥類由于體型較小,出沒的區域有密林遮擋,因此市民不容易觀察到。”王希明說,相對于森林鳥類來說,濕地灘涂鳥類就比較容易觀賞,并且還往往能看到珍稀鳥類。
????隨著島城周邊出現的鳥類日益增多,喜歡觀賞鳥類的市民也越來越多。為了讓更多市民欣賞到島城周邊的鳥類資源,王希明推薦了白沙河與墨水河交匯處、羅家營濕地、女姑口濕地、棘洪灘水庫、膠州少海國家級濕地公園、黃島風河河口、嶗山東瀛灣、萊西姜山湖、平度淄陽水庫等島城九處濕地賞鳥區。
????【鏈接】 “拍鳥達人”傳授“秘籍”
????“拍鳥達人”的足跡遍布了島城的各處濕地。“能拍到鳥,尤其是首次發現的鳥,是最興奮的。”孫公三笑著說。“拍鳥需要‘三有’,有時間、有好身體、有一定經濟基礎。”王好誠說。
????如何拍好動態的鳥?封少林向記者介紹了鳥類拍攝的小門道。“鳥有兩個時候不容易被打擾,一是洗澡的時候,二是吃食的時候。”一旦碰到了這樣的機會,便可以近距離地觀察鳥。“離得近是最激動的。”同時,拍鳥地點也是有選擇的,比如在遠處靜靜地觀察,或者躲在蘆葦中。“遷徙時途經青島的鳥,春天和秋天最多,每到這個時節,攝影迷們就坐不住了。”封少林說。
????【愿望】 世園會期間舉辦攝影展
????“我們不僅為了拍鳥,愛鳥護鳥才是最重要的。”封少林說,希望通過照片,讓更多人看到鳥的可愛,加入到保護鳥的隊伍里來。“我們一直希望在2014年世園會期間,舉辦一次島城野生鳥類攝影展,讓更多的青島人看看身邊美麗的風景和漂亮的水鳥,提高大家愛鳥護鳥的意識。”封少林說,發動市民愛鳥、觀鳥,其實就是愛護生態、保護生態,關注水鳥,更是關注自己的家園。
????看到成群的鳥兒飛起來,是一種享受。“我們希望的和努力的,就是讓鳥兒更自由地飛。” (記者 劉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