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勤習間:“為畫癡狂”,一“筆”呵成
細品曾艾虹的繪畫作品,其寫意四色牡丹和水墨年畫,皆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而為了將這樣的畫面完美呈現,曾艾虹也下了不少的功夫。為了畫好一幅牡丹,曾艾虹除購買任伯年、吳昌碩、王雪濤等大量名家的的畫冊觀賞臨摹外,還從菏澤專程買來十幾盆各色牡丹養在家中,仔細觀察牡丹的生長和牡丹花的結蕾開花過程,同時也用于寫生。在觀察和寫生的過程中,通過感性認識,達到了理性的認識,進而經過創作實踐,真實地反映景物,在現實生活中用心體察,最終達到一種“人畫融合”的極高境界。用她的話說,“在大師的優秀作品中領會,在不似與神似去追求畫面的真實感覺,才能畫出好的作品來。”
如今,曾艾虹的畫,在色墨結合上,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彩中融入西洋畫法,其作品具有清新靈妙、情趣盎然、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不失為閑來品賞的絕妙佳作,受到了不少名家的好評,也深受廣大書畫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細說作畫,曾艾虹向記者談起了從前的故事。“哥哥曾先國算是一位嚴師,不言自威,對我的培養很嚴格,他低調內斂的性格深深地影響了我,漸漸向我傳遞出平和的心態,沉淀出現在如此溫和沉靜的心境。我從小隨哥哥習畫,雖不是科班出身,卻有著非比科班生更甚的創作情趣。獨立研畫的經歷,給了我許多意外的收獲,能有機會接觸名家大師,與其畫作同步成長。某天,無意間在書城看到了幾幅年畫,大抵都是偏于傳統的畫作,于是便萌生了在年畫方面創新的想法。”
在曾艾虹的家中,她如數家珍地向記者展示了許多自己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水墨年畫可作為小品,而主攻還是牡丹,技巧上有哥哥的指導,但用色方面還是大膽地使用自己的喜好。而為了作畫,曾艾虹也曾做過幾件印象深刻的事。“畫畫,有時候真的沒有固定的模式可言,時常幾天沒有靈感,性子也很慢,而創作時會突然靈光閃現,性子變得很急,即使是半夜也定要起來將畫作完成,一筆下去整幅畫都給帶活了一樣,那種一氣呵成的暢快,是平時無法體驗到的。”
上一篇:青島郵儲銀行榮獲服務示范單位
下一篇:消費時代如何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