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碼頭、岸邊、漁船到節會,從單體行為到群體行為,從民間自發到政府搭臺、漁民唱戲……隨著祭海的外延不斷延伸,近些年來,這一古老的民俗已在島城演繹成現代祭海謝洋大典。昨天,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紅島、沙子口、靈山島和田橫4地仍保留有祭海習俗,且各有特點。其中,紅島漁民在正月初七初八祭海,沙子口和靈山島在正月十三,田橫則在每年陽歷3月18日前后。 □記者 趙偉
沙子口:請令牌祈出海平安
沙子口祭海節由來已久,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以前,沙子口街道的姜戈莊社區有4個村,分別是東姜、西姜、南姜和北姜。最早的沙子口祭海節就是從這4個村以及石灣村興起的。 ”嶗山區非物質遺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曲保光介紹說,沙子口祭海節興起時是個廟會,參加者全是當地漁民。
沙子口祭海節在每年正月十三舉辦,相傳這天是龍王生日,也是嶗山漁民祭海的日子。沙子口祭海節從興起之初便有貢品之說,為了顯得鄭重,沙子口漁民們還在祭祀中加入了請令牌這一儀式,這是沙子口祭海的特色。最初,沙子口祭海儀式只祭祀龍王,隨著沙子口街道經濟的發展,南方來往的船只帶來了碼頭信仰文化,沙子口漁民開始祭祀媽祖,并與當地原有的祈雨儀式融合,形成了市民現在所看到的沙子口祭海節雛形。
田橫:船老大家家宰肥豬
作為我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祭?;顒?,田橫祭海節每年都能吸引數萬人參加。2006開始,祭海活動將三年一大辦,由政府部門牽頭主導,其他每年的祭海活動由村民自行組織,每年陽歷3月18日前后舉行?!疤餀M祭海節發源于田橫鎮周戈莊村,距今已有500余年歷史,2008年還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碧餀M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說,“祭海前一天,漁民們先把海邊的龍王廟打掃一新,披紅掛彩,船主把漁船開到村前海灣,船頭面向大海,一字排列,將漁具和網具擺放整齊,下錨定位。 ”
當地漁民對祭海活動歷來非常重視。在諸多貢品中,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貢品,就是每個船老大都要宰殺一頭豬,所供的這頭豬必須是整豬,清洗干凈后還要精心打扮:嘴銜紅花,身披彩綢,豬背上還要蒙上一層形似漁網的板油脂皮,寓意一網下去可捕到肥豬般的魚。不過,由于近年來豬肉價格上漲,祭祀完后豬肉一時也吃不完,當地船老大常幾家聯合起來宰殺一頭。
靈山島:提前一天為海守夜
大年三十要“守歲”,這一習俗島城市民都不會陌生。對于靈山島的漁民們來說,正月十二這晚也要“守夜”。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不次于春節的大節日,傳說這一天是大海的生日,靈山島人把這一天看作是鄉俗中的一件盛事,每年正月十三零時準時在島上的碼頭舉行傳統祭海儀式。
正月十二這天,島上的漁民像過除夕一樣,敲鑼打鼓,下午就開始忙活制作貢品。晚飯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回憶過去一年的喜慶事,為大海守夜。時針一過零時,漁民們便會端著早已經準備好的祭品到海邊進行祭祀。因為沒有組織者,漁民們各家貢品并不統一,一般會有豬頭、鯉魚和各種酒菜。這一天,漁港碼頭里的每一艘漁船也被裝飾一新,貼著喜慶的對聯和福字,村民們還會自發組織秧歌表演。
紅島:初七初八上船放鞭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祭海,紅島漁民的祭海儀式已經顯得不那么隆重。 “正月初七、初八這兩天,老一輩的漁民會選其中一天到船上放串鞭炮,然后回家吃頓餃子。不太講究的人家就在自己院子里放串鞭炮,而年輕一代的連放鞭炮的講究也沒了?!奔t島街道東大洋社區老漁民王正杰說,近些年來,隨著海里魚蝦日益減少,當地漁民數量也跟著減少,祭海這一習俗更是一年年變淡。
新聞延伸
青島祭海節祭的是誰
青島及其所在的山東半島,是東夷海洋文明的故鄉,春秋“海王之國”齊國的要地。最遲在秦代,山東沿海就已經有了祭祀海神以求平安的海洋宗教文化活動?!八暮}埻跏欠钣竦壑芾砗Q蟮乃膫€神仙,弟兄四個中東海龍王敖廣為大,其次是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 ”青島市民俗協會會長田清來介紹說,“自明太祖朱元璋在各主要港口敕建龍王廟后,尊東海龍王敖廣為‘海神’,成為青島祭海的主要對象。 ”此外,青島祭海還會祭祀海神娘娘,也就是“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