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于2月21日至23日訪問美國,但美方低調接待。安倍的訪問行程中,具有實質性的活動只有兩場,一是22日上午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會談,二是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表題為《日本回來了》的演講。
奧巴馬和安倍在會談后舉行了非常簡短的媒體見面會。奧巴馬稱,日本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美日同盟是美國區域安全和美國在亞太地區行動的核心基礎。關于釣魚島問題,奧巴馬只字未提,只有安倍表示,“日美同盟的存在是一個有助于該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穩定因素,我們一貫以冷靜的方式處理這一問題——釣魚島問題,我們將繼續這樣做。”
在經濟問題上,奧巴馬說兩國一致認為首要任務是推動經濟增長且確保兩國人民有機會實現繁榮。據白宮發布的聲明稱,美日雙方確定將就日本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繼續進行談判,談判內容將涉及所有商品。但聲明表示,考慮到雙邊貿易問題,特別是涉及農產品的貿易問題非常敏感,在談判最終結果出來之前,不要求日本提前承諾單方面取消關稅。
韓國《首爾新聞》23日報道說,安倍開展“雙軌外交”,即一方面向美國示好,一方面批評中國。報道說,安倍訪美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強烈批評中國,稱中國在亞洲制造緊張。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2日在東京表示,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的安倍晉三有關中國的言論不屬實,導致了誤解。但《華盛頓郵報》隨后在互聯網上公布了對安倍進行采訪的實錄,強調該報文章準確詮釋了安倍的言論。
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伊萊·拉特納(中文名冉一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安倍在諸如否認歷史,包括此前否認“河野談話”等問題上的態度,對包括韓國在內的美國亞太盟友造成影響,“會給美國制造更大的挑戰”。
共同社評論說,美國擔心,如果安倍在歷史認識問題等領域強調“鷹派路線”,那么日本與中國、韓國的關系可能進一步惡化。奧巴馬試圖通過重視亞洲找到美國經濟復蘇的道路,因此將要求安倍謹慎應對與鄰國的關系。
(本報華盛頓、東京、首爾2月2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