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請專家、多實驗、新技術,一個都不能少
1、項目部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項目經理徐學磊、項目總工田玉奎多次組織現場技術人員和作業工人去其他單位學習,聘請青島海軍潛艇學院許明清教授為技術顧問,對現場技術人員和作業工人進行多次培訓,從下穿建筑物的利害關系,到爆破原理和作業安全知識,到現場控制,再到地面及建筑物監控量測,加強數據跟蹤和信息反饋。
2、積極配合地鐵公司工程處趙繼增副處長領導下的技術組開展多項爆破試驗。(1)與中國礦業大學一起在五江區間開展下穿建筑物控制爆破試驗,采用復式楔形掏槽、直眼掏槽、預裂爆破等試驗。(2)進行了中韓金屬膨脹劑減震應用試驗。(3)進行了水壓爆破試驗,提高炸藥利用率和降低爆破粉塵。(4)進行了電子雷管試驗,試驗取得成功,但同時也發現了電子雷管在潮濕環境有拒爆現象的缺點。(5)進行了高精度雷管試驗,試驗取得成功,爆破由平常的6次擴爆減少到2次。
3、加強爆破控制的日常管理和提高技術員的業務水平:(1)開展多次爆破培訓。(2)堅持“一炮一交底”和“一炮三檢”制度。(3)堅持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在下穿建筑物爆破施工中,為防止雷管段位裝混裝錯,不按設計進行裝藥,技術人員對打眼、裝藥進行全程監督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起爆。(4)加強火工品和鉆爆管理。嚴格實行“五雙”管理,炸藥與雷管分人領取,庫管員根據爆破交底發放雷管及炸藥,安全員負責監督。打眼、裝藥分片區定人定崗定責,加強考核,制定獎罰制度。(5)加強技術員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開展以《提高地鐵暗挖隧道光面爆破質量》為主題的QC小組活動,并獲得山東省市政工程QC質量管理三等獎。
4、為解決沉降難題,采用袖閥管注漿提高建筑物基礎承載力,嚴格控制進尺50cm,開挖后及時封閉成環,采用鋼筋幫條焊接格柵節點,鎖腳砂漿錨桿改為鎖腳注漿錨管,格柵鋼架腳板鋪墊鋼板等措施控制建筑物沉降,確保沉降控制在規范允許值內。
5、為解決擾民問題,實行弱爆破施工,夜間不爆破施工。為構建和諧的施工環境,項目書記獨成錄組織專門人員與小區居委會及相關的業主加強溝通、協調,通過入戶調查、提前告之、拍照存檔,解除了居民的擔憂,取得了相關單位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合理安排工序,在爆破時間上嚴格控制,根據下穿建筑物業主、居民的作息時間調整放炮時間,盡量做到不擾民、少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