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的青島港集裝箱碼頭
“青島港模式”引發的思考
一、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就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綜觀60多年來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歷程,特別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的黨堅持、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這個理論體系的指引下,國有企業也逐步探索一條改革創新和科學發展之路,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近一個時期以來,經濟界和理論界有一種對國有企業改革成敗的質疑,以偏蓋全地認為國有企業改革失敗了,甚至認為國有企業注定搞不好,只有非公有制企業才能搞好。對于這種錯誤思潮,青島港等一批國有企業所取得的成績已經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就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只有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也只有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才能實現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從青島港改革開放30多年特別是近20多年的發展變化可以看出,黨建工作一直是推動青島港改革發展的主動力。長期以來,青島港堅持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把黨的理想信念轉化為企業的凝聚力,把黨的紀律作風轉化為企業的執行力,從而才實現了黨政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問題,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實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管理思想,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正是靠這種優秀的管理思想,才使得這個偉大的團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優秀的管理思想應該成為中國式管理的總的指導思想,探索中國式管理,首先應該從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借鑒經驗,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就徹底解決了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改革發展兩張皮的問題。管住人的行為,不如管住人的思想。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主管理,自主管理的精神實質就是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優勢。
三、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青島港模式”告訴我們:國有企業改革要想取得成功,任何時候都要把科學發展作為為第一要義;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任何時候都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階級,把員工“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08年10月21日,胡錦濤同志在與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國工會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談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工人階級是我國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我們黨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是社會主義中國當之無愧的領導階級,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2009年04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保增長促發展勞動競賽推進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創造了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而又打開國門搞建設的人間奇跡,涌現出成千上萬先進模范人物。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生動詮釋了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深刻體現了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會得到全社會承認和尊重。黨和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們,共和國的歷史豐碑上會永遠銘刻他們的功勛。這些重要講話,不但強調了確立和發揮了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和精神,同時也闡明了工人階級是黨最可靠的階級基礎。青島港不但使國有企業的傳統職工變為現代新時期國有企業的員工,而且還實現了農民工身份的轉換,找到了一條農民工問題的解決之道。青島港建立了農民工經濟待遇持續增長,農民工個人持續發展,農民工利益有效表達的三項機制,農民工實現了由技能匱乏向又紅又專的轉變,由掙錢吃飯向實現價值的轉變,由短期務工向當家作主的轉變,由打工者向新時期產業工人的轉變“四個根本性轉變”,使農民工成為新時期產業工人的生力軍。
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培養一個有較高黨性修養的領導班子。
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領導班子必須要講政治、顧大局,必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青島港鮮活的成功經驗充分說明,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一個不可忽視經驗就是:要看這個企業是否有一個好的領導人。只有好的領導人才能帶出一支好班子,只有好班子才能帶出一支優秀的干部職工隊伍。青島港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同志是一個具有共產黨人之德和駕馭市場經濟之才的優秀企業家,對黨的事業和職工充滿著深厚的感情,渾身上下充滿著旺盛的精氣神。常德傳同志干起工作來是‘拼命三郎’,‘不要命’、‘不怕事’‘不畏難’。在他的模范行動下,各級領導班子心心相印、開誠布公、坦誠相待。始終做到了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責任同負;始終一個信仰、一個聲音、一個勁頭;德為重、信得過、靠得住、能干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定好位、干好活、負好責;堅定忠誠、敢抓敢管、嚴細實全、吃苦耐勞,兢兢業業帶領廣大職工干事創業。當前,面對社會上價值觀多元化現象,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培養造就一個同心同德、干事創業的“四好”領導班子,只有這樣才能弘揚正氣,肩負使命,服務社會,造福職工;只有這樣才能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使國有企業欣欣向榮、興旺發達,永葆基業長青。
五、國有企業要積極創建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黨組織
黨的建設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這條基本經驗同樣也適用于國有企業。怎么才能使我們的黨永葆青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適時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新要求。怎樣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怎樣才能發揮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的作用,使國有企業持續創新、科學發展、永葆青春?這就是:創建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黨組織。
學習型組織之父、美國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圣吉曾斷言:未來企業的競爭是學習力的競爭。不學習就落后,不學習就會被淘汰,不學習就死亡。近年來國內學習型組織的研究成果表明:偶爾的學習不是學習型組織,跟風式的學習也不是學習型組織,死讀書、讀死書式的學習更不是學習型組織,只有人人學習、全員學習、持續學習,帶著問題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型組織。青島港正是掌握了學習型組織的精髓,堅持人人學習、全員學習、持續學習,帶著問題學習,培育和提升了企業的學習力。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調研活動和崗位“五學”活動中,每一次調研和學習都是帶著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員學習,系統思考,從而實現了持續創新和科學發展。
六、國有企業要努力實踐和探索“紅色管理”。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探索“中國式管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并不能稱之為“中國式管理”,西方管理理念當然更不是“中國式管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國式管理”?中國共產黨成立90余年來,積累了許多寶貴財富,中國共產黨優秀團隊管理思想就是其中之一。青島港成功的關鍵是:常德傳同志不照搬照抄,不隨波逐流,而是緊密地結合青島港的實際,將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精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管理思想、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管理經驗有機融合,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積累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經驗,成功地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企業管理模式——青島港模式。“青島港模式”概括起來就是:踐行“三大使命”(精忠報國、服務社會、造福職工),傳承“三個一代人精神”(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貢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犧牲),堅持“四抓一樹”(抓根本、抓班組、抓交流、抓素質,樹形象),提升“五級管理”(集團為決策層、公司為經營層、隊為管理層、班為操作層、車為執行層),強化“四種力量”(用真理的力量啟迪人心、用情感的力量溫暖人心、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用人格的力量激勵人心)。“青島港模式”彰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的國有企業改革和創新,這些精神和理念代表了新時期國有企業的光榮使命和不懈追求。“青島港模式”就是“中國式管理”的典型代表, 這個模式也可以稱之為“紅色管理”模式。
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鞍鋼憲法”,到九十年代初的“邯鋼經驗”,再到近30年實踐檢驗的“青島港模式”等,歷經60年余的艱辛探索,我們在經濟建設中積累了大量鮮活的企業管理經驗,這些管理經驗都是我們管理企業,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寶貴財富。與這些管理經驗相比較,“青島港紅色管理模式”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突出了黨的領導,實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企業管理模式。從“青島港紅色管理模式”中,我們得出了“中國式管理”的公式:中國式管理=中華文明所積淀的優秀管理文化+中國共產黨的優秀管理思想+當今世界先進的管理理念。“中國式管理”就是“紅色管理”。
“紅色管理”鑄就“青島港模式”。改革開放和解放思想領航青島港,黨的領導和科學管理成就青島港,持續學習和不斷創新發展青島港。一條根本道路,一支堅強隊伍,一部成功經驗,繪就了青島港——這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鮮艷旗幟。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隨著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這面旗幟將會傲然挺立、迎風招展,成為引領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上一篇:青島港公安成功救援被困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