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剛剛發布的一個研究報告顯示:通過連續的觀測,近二十年來,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特別是食用油攝入量不合理的現象非常普遍,令人擔憂的是,這一情況尚未引起全社會應有的重視。
營養學研究指出,人每日攝入的油脂克數應不超過其體重公斤數乘0.45,因此一般人每日攝入油脂量以25—30克為宜。而衛生部透露的數據顯示,我國80%的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平均油脂消費
量近50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2倍;在個別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居民每人每日油脂平均消費量已逼近90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倍多。
長期食用油過量,不僅會給我們的內臟帶來巨大的負擔,還會引起肥胖以及脂肪肝、心腦血管病等各種慢性病。
為了我們健康這個共同的目標,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改變固有的生活習慣。防止食用油過量,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首先,把25克食用油放到喝湯用的白瓷勺里,剛好是兩勺半。此外,我們也可以選擇帶有刻度的量壺當油壺,這樣可以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用油過量。最近微博上一直出現的那個省油壺,就很合適,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每天的食用油量。
其次,平時的烹調的方式很重要,盡量少使用油炸的方式烹飪飲食。廣東人煲湯是很少用油的,鹽也用得少,所以不妨用涼拌、蒸、煮、煲來調理。
最后,應盡量減少在外進餐的次數。如今的餐廳、餐館,為了保證菜的口感以及運營成本,多存在用劣質油和高油高鹽的情況。長期在外就餐,會造成諸多健康隱患,甚至致癌。所以建議廣大市民,多在家做飯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