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威海路附近的市民李女士日前向記者反映,她年前染發后,引發了嚴重的皮膚過敏,導致臉部、頭皮出現水腫,身上也起了紅疙瘩。經過長達近兩個月的治療,才脫離了過敏帶來的困擾。昨天,記者到島城的一些美發用品批發店、理發店探訪發現,不少染發劑含有苯類等潛在致癌成分,有些染發品的外包裝上甚至全部都是外文說明。
不少染發劑含苯成分
昨天,記者來到高密路上的一家美容美發化妝用品專業批發店內
外包裝多為外文標識
記者探訪過程中發現,不少批發店內的染發劑外包裝的說明標識幾乎全部都是外文,對此,一家店老板韓女士表示:“這些染發劑大部分產自廣東等地,印有外文標識的染發劑很多是要出口到國外。像我們店里的一些染發劑就是出口產品,所以質量上肯定都說得過去。”而在另一家批發店內,工作人員趙女士則表示,染發劑的中文標識主要印在包裝盒里面。“我們這的染發劑一般都是理發店過來直接批發,他們一般會比較關心染發劑的價格,而對染發劑里的成分則關注比較少,只有少部分的顧客對這個比較在意。”
廉價染發劑高價售賣
理發店內使用的染發產品又是怎么樣的呢?昨天,記者來到位于標山路上的一家美發店內看到,理發師正在給一名女子染發,而女子則在不斷提醒理發師,不要將染發劑涂抹到她的頭皮上。不過理發師則無奈地解釋,不接觸頭皮就無法將染發劑涂抹均勻。記者打開該理發店產品目錄,本子上寫著一些染發產品的名稱,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是上千元不等。其中有一款記者在批發店里看到售價僅為20元錢的染發劑,在理發店的售價卻高達98元。
據業內人士徐女士介紹,一般美發店里所選用的產品都不是從正規商場里買的,而是從美發專業市場購買,或者是廠家直接上門推銷的。這樣很多消費者根本就無法對比,也就不知道產品的實際價格。她告訴記者,美發店價目表上的名稱繁多,價格不一,只是為了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其實所用產品的進價都差不多,越是選貴的,店家利潤可能就會越高。
說法
染發劑含潛在致癌物
市立醫院皮膚病防治院主任史同新介紹,從理論上講染發劑里面含有的苯成分等化學物質都是有可能引發癌癥的。一般染發劑在使用前需要用溫熱水攪拌,可能會使染發劑中的苯類有機物滲出。而染發的過程中,染發劑難免會與頭皮直接接觸,苯類有機物就可能會通過頭皮進入到毛細血管內,隨血液循環到達骨髓,長期反復作用于造血干細胞,導致造血干細胞惡變,進而引發白血病和其他癌癥。不過,國際癌癥協會致癌物列表中,將苯二胺和鄰苯二胺列為致癌3類,也就是說“有限的證據顯示其可能致癌,即證據不充分。”
建議
一年染發不要超兩次
對于染發劑中含有的苯類潛在可致癌成分。史主任提醒市民,應該盡量減少染發的次數,拉開兩次染發的間隔,一年染發次數最好不要超過兩次。染發時要盡量避免選用永久性染發劑以及顏色較深的染發劑,因為顏色越深的染發劑毒性越大。染完頭發后,一定要多清洗幾次,不要讓染發劑殘留物留在頭發上。已經染完頭發的市民,洗頭時一定小心不要用手指抓破頭皮,以免引起中毒。另外,本身是過敏體質的人或者是準備生育的夫妻以及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都盡量不要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