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半島網聞 > 正文

豬肉暴跌賣一頭豬賠200元 養殖戶肉疼紛紛退出(圖)

來源:青島早報-- 2013-03-28 06:31:56 字號:TT

豬肉暴跌養殖戶“肉疼”“三年怪圈”何時破解?

豬肉暴跌養殖戶“肉疼”“三年怪圈”何時破解?

    “豬肉價格又降了!”說這話時,家住遼寧路的蔣桂英大媽喜上眉梢。春節過后,五花肉由15元/斤一路跌至11元/斤,而精豬肉也難逃下跌厄運,由16.5元/斤降至14元/斤……

    離市區百公里之外的黃島區王臺鎮,

養殖戶王德海卻是一臉愁容。豬飼料價格漲,人工費用漲,而生豬收購價卻在持續下跌,如今生豬收購價竟跌破6元/斤,賣一頭200斤的豬就要虧200多元……“咬著牙也要多養豬,不少散戶肯定撐不住,到時年底豬價肯定漲,這是個規律。”想到未來豬價漲,王德海愁眉不展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這一喜一憂,折射出的是當前消費者和生豬養殖戶的復雜心態。前年豬肉價格暴漲,消費者哭養殖戶笑;3年過去,情況截然相反,消費者笑養殖戶哭。豬肉3年一遇大小年的怪圈毫無懸念地再度來襲,眾人也見怪不怪。可有人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豬肉價格體系如此脆弱?幕后推手是誰?“三年怪圈”何時能破?帶著種種疑問,記者近日對此展開專門調查。

    現場

    經不起折騰養殖戶退出

    狹窄的豬棚里,一頭頭大白豬膘肥體壯,只要人一進去,豬欄里的十余頭豬都爭先恐后地往豬槽拱,想必是沒吃飽……“正常豬長到190斤就可出欄,這些豬已經240斤,不想讓它再長了,所以就省著點喂。”23日下午,膠州市營海鎮南辛莊村豬農老張說,這都是生豬收購價太低惹的禍,豬長到190斤后吃得多長得少,如今豬飼料價格一個勁地漲,他真不舍得再喂。

    “收豬價春節左右還可以,七塊錢一斤,節后一路下滑,從六塊四五跌至六塊二三,一般的豬如今一斤竟降到五塊八九。”盲目養豬真不如打工,3年的養豬經歷讓老張最終決定賣完這欄豬與養豬業告別。

    南辛莊村,位于膠州市政府南15公里處。提起這個村,養豬的人都知道,因為膠州市養豬協會會長鄭方玉的養殖基地在這里,每年膠州、黃島、城陽等的養殖戶都來這學習。沒來之前,記者以為這個村家家戶戶養豬,探訪一圈才發現散戶養豬已基本絕跡,像老張養十幾頭豬的真不多。

    鄭方玉的鑫玉良種養殖基地位于村南一公里處,基地內干凈整潔,14棟豬棚錯落有致,每個豬棚內生豬爆棚,存欄量達2000多頭,近一半的豬達到出欄標準。“這些年來,豬肉總是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這3年怪圈說起來簡單,但養殖戶很難摸透。”鄭方玉表示,10年前村里有四五百戶人養豬,豬價高一窩蜂地扎堆養,等豬長大出欄時,價格卻降下來了,傷心的養殖戶就少養甚至不養,如今村里大規模養豬的人只有5戶,散戶也不超過10戶,“按照目前價格,這些散戶至少有一半會不再養。”由500戶到5戶,短短10年間,“全民養豬時代”已悄然離去,大多數養殖戶經不起豬肉漲跌3年怪圈的摧殘而“傷心離去”。

    算賬

    賣一頭豬至少虧200元

    豬肉價格今年要降,養殖戶心里早就有底,但沒料到會降得如此“狠”。鄭方玉養豬協會有160戶規模養殖戶,他們養豬頭數都在50頭以上,分散在膠州、黃島、城陽等地,豬肉暴跌令他們惴惴不安,大多數養殖戶手下的豬已長夠190斤的出欄標準,但由于價格跌得太多,紛紛咬牙扛著,希望等價格再往上漲一點再賣。

    其實不只是青島的養豬市場行情不好,全國整個養豬市場都不景氣。農業部數據顯示,3月份第2周,全國豬肉平均價格為24.21元/公斤,比上周下降2.8%,同比下降6.8%。

    賣一頭豬如今能賺錢嗎?站在自家豬棚里,望著已長夠身體的大白豬,鄭方玉也高興不起來。“養殖成本近年來節節上升,精飼料漲,土飼料也在漲。”鄭方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精飼料由去年的3.8元/斤漲到4.5元/斤左右,土飼料中玉米從年前1.15元/斤漲到1.2元/斤,麩子價格也在0.9元/斤的基礎上上漲了0.1元左右。再加上別的成本,一斤豬的成本價格在1.7元/斤左右,而喂養一頭200斤的豬,從豬崽開始到出欄,要耗費掉800斤左右的飼料,這頭豬成本約為1360元,而按照當前生豬收購價為5.8元/斤計算,賣一頭豬養殖戶至少要虧掉200元,“這已明顯跌破國家劃定的豬糧比6:1的標準。”

    聲音

    豬販屠宰廠均稱“不賺錢”

    “毛豬—進廠—屠宰—上市”,這是生豬上市的流程圖。記者近日也實地探訪各環節上的代表人物,結果發現大家都在喊:“不賺錢”,這究竟是怎么了?

    “一斤五塊九,這個價已很高了,趕緊賣了吧。”26日下午3時許,在黃島區王臺鎮一處養殖場,生豬經紀人李建軍和養殖戶討價還價,李建軍亮出自己底牌,可養殖戶表示 “再考慮考慮”,這讓李建軍有點焦躁,“現在存欄豬這么多,你再死扛著,等著虧更多吧。”李建軍之所以說話這么沖,一是個性使然,另一個是他業務能力超強,從業8年他保持著每年向屠宰廠輸送十幾萬頭豬的“戰績”。

    養豬難,收豬更難,李建軍稱只有收到豬他才賺錢,而如今養殖戶惜售嚴重,“價格高時養殖戶就扛著,想再高一點,價格低時養殖戶也扛著,希望價格漲上去,這可苦了我們收豬的。”春節前,李建軍每天能收三四百頭豬,如今每天最多才收200頭,將生豬運回屠宰廠每斤加價0.2元他才保本。

    李健的屠宰廠位于膠州市膠東鎮,26日傍晚記者來到這個屠宰廠時,屠宰廠工作已接近尾聲。冷藏庫內,三分之一左右的掛鉤空著。“豬肉價格低,殺豬也不賺錢,而且養殖戶不愿意賣,我們這出廠的豬肉也少了。”說起這些,屠宰廠負責人李健一直眉頭緊鎖,他的屠宰廠此前平均每天屠宰100多頭豬,如今連一半的量也干不到,“以前要忙到晚上八九點鐘,現在五六點就結束了。”李健向記者透露,養豬殺豬賣豬這個產業鏈是 “一條繩上的螞蚱”,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養殖戶不賣豬,豬販就不來送豬,而來要豬肉的比往年也大幅減少。

    萬福集團是青島市最大的生豬屠宰企業,萬福肉聯廠廠長田柏興介紹說,春節期間他們每天屠宰量在5000頭左右,如今在屠宰數量上雖然沒變化,但每天只能賣出2000頭,剩下的3000頭都入庫了。“豬肉出廠價的確便宜了,白條肉由11元一斤跌到8.8元一斤。”田柏興表示,毛豬收購價也同樣下跌,他們收購的豬已跌至6.4元/斤,比其他小型屠宰廠的豬價格稍高一些。

    老劉在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批發豬肉七八年,他也感嘆今年豬肉銷量大不如從前。“可能受節約風氣影響,飯店生意不景氣,酒店來批發豬肉數量明顯減少,有的酒店以前一次進貨一二百斤,如今只有以前的一半多。”老劉說,過完年后,不少企業開工不足,買豬肉數量也大幅縮減,而節后一些市民家有存貨,不少才剛剛消化完,受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市民更偏愛牛羊肉多一點,這也是豬肉銷量減少的一個原因。

    高招

    聰明養豬人摸透“豬周期”

    辦公室窗明幾凈,一棵大發財樹兩米多高,午后紅茶香氣逼人……有不少豬還沒出欄,鄭方玉也有點焦躁,但他還能悠閑地喝茶,壓力比其他養殖戶明顯小很多,這是為什么呢?經過交談,記者才發現,原來鄭方玉有一套自己的經營秘訣。

    自1991年開始養豬,鄭方玉養豬已達23年,經過這么多年的摸爬滾打,他算是對“豬周期”了如指掌。“這是能繁母豬,是我在去年低價買進的,今年正好繁殖,小豬崽從下半年可以出售。”在寬敞的豬棚內,鄭方玉看著一頭頭能繁母豬,心情也比在另一個即將出欄的豬棚內明顯好不少,因為這些豬是他的制勝法寶。

    鄭方玉說,前年豬肉價格持續升高,一些養殖戶盲目加大養殖量,大批量購進能繁母豬,瘋狂下小豬崽,以200斤左右的毛豬為例,從小豬崽開始到出欄,周期需要6個月,一些養殖戶等豬長大也錯過價格高點,越等越跌,損失不小。而鄭方玉在前年卻“忍痛割愛”,將養殖基地內高耗能的能繁母豬果斷賣掉,因為當時正值價格高點,收益也不錯。去年豬肉價格小幅回落,他趁機買進一批剛出欄的能繁母豬豬崽,今年豬崽正好能生產,“這個時候下的豬崽,下半年正好上市,那時豬肉價格應該能小幅升溫。”即使不升溫,鄭方玉說,前年他已賣掉剛耗能的能繁母豬,如今損失已縮減很大,如果下半年豬肉價格小幅上升,那他就又能大賺一筆。(記者 錫復春 實習生 王曉田)

    萬頭豬場需投入1000多萬

    從最近幾年豬肉漲跌循環來看,業內人士認為,規模化養殖尚未跟上,供求信息脫節,社會各界重漲不重跌成為幕后推手。如何破解豬肉漲跌3年怪圈,還需各方努力才可。

    經調查,豬價波動已經引起了散養戶的心理恐慌,加上近年來疫病復雜多變,養豬難度加大,青島生豬散養戶數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遞減。膠州市養豬協會會長鄭方玉表示,以養豬協會會員為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豬場出欄的生豬僅占全體生豬出欄量的30%,規模養殖戶的擴張步伐明顯跟不上散養戶退出的速度。而其中原因,一是受土地制約,國家對建設大型豬場有嚴格的環保要求,其次是建設大型豬場資金投入大,讓人望而卻步,“平均攤在一頭母豬身上需要1.5萬元—1.8萬元,一家萬頭豬場需要投入1000多萬元以上。”鄭方玉說,現在的養豬業已經變成了“有錢人”的事業。

    供求信息嚴重脫節也會加劇豬價波動,資深養豬專業戶劉海表示,過去我國是全民養豬,但卻不知道為何而養,為誰而養。美國、日本等國家豬肉價格波動較小,一個重要原因是根據國內消費量來確定生豬的飼養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從而能保持價格穩定。破解怪圈應從這入手,國家雖對飼養能繁母豬補貼100元,可這個補貼對散戶沒有太大意義,政府應該通過養豬協會和養豬合作社做好每年養豬數據的摸底調查,科學指導飼養。

    社會各界重漲不重跌也成豬價波動幕后推手之一。為了平抑豬價過度漲跌,國家近幾年來加大了對生豬養殖的扶持和補貼力度,比如,“十二五”期間,每年安排中央投資25億元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對能繁母豬每頭每年發放飼養補貼100元等。鄭方玉表示,自己其實也是國家扶持生豬養殖政策的受益人之一。前年豬肉價格大漲時,鄭方玉每賣出一頭大豬就可以獲得8元的補貼。“豬價大漲的時候國家的補貼來得比較快,到了豬價狂跌的時候,相關的干預政策卻姍姍來遲。”鄭方玉說,他和養殖戶寧愿豬價平穩,也不愿意看到豬價暴漲暴跌而去領這樣的補貼。

    記者采訪發現,從近幾年的情況看,社會各界重漲不重跌心態較為普遍。由于豬價與CPI正向聯動關系明顯,豬價被抬到“波峰”時,廣大消費者叫苦不迭,國家有關部門會果斷出臺措施進行干預,壓低豬價。然而,豬價處于“波谷”時,有助于拉低CPI,消費者也樂于“坐享其成”,有關部門出臺措施抬高豬價的動力相對較小,干預措施往往滯后。有不少養殖戶也表示,若在豬價暴跌之時不及時關注,那么,新一輪的豬價暴漲也將為時不遠。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高達5068萬頭,生豬存欄量為44813萬頭,均處于歷史高位。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三個月,豬價深度下跌的概率較大,有關部門正嚴格按照調控預案規定,必要時啟動凍肉收儲。市商務局蔬菜副食品辦公室分管豬肉監管的張科長表示,青島一直在密切關注豬肉批發和銷售價格變化,暫時還未接到國家相關部門下發啟動預案的通知,。

    豬肉暴跌引發三大疑問?

    疑問1: 肉價跳水肉制品怎么不降反升?

    在膠州、黃島等養豬聚集區探訪一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生豬收購價“直線跳水”,而在終端銷售市場,豬肉零售價下滑之大也是顯而易見。大連路農貿市場豬肉攤主王洪運對此深有體會,春節時豬肉為16元/斤,才一個多月,豬肉跌到12元/斤。“現在是淡季不假,可肉價也跌得太低了。”昨日下午2時許,豬肉攤主王洪運郁悶地說,肉價下跌可銷量也在減少,春節期間一天賣200多斤,如今才100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也差近1/3。

    豬肉價跌,排骨肉也應聲下探。齊東路一家小超市中排骨售價為11元/斤,肋排為18元/斤,比春節期間便宜4元。而大超市豬肉價跌得更厲害,中山路悅喜客來超市精排為15.8元/斤。

    令人詫異的是,一些品牌肉制品散貨產品卻在近期逆勢漲價。經調查,島城一家肉制品品牌旗下散裝肉制品漲勢明顯,豬耳由原來的42.9元/斤漲至45.9元/斤,豬頭肉在29.9元/斤基礎上調高1元/斤。不過超市內波尼亞、喜旺、雙匯等品牌肉制品多數價格穩定。肉制品價格為何不降反升?對此,島城一家大型肉制品企業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生豬收購價下跌的確給企業減輕一定負擔,但只是暫時的“杯水車薪”,他表示肉制品不降反升受三方面原因推動,首先是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今年員工工資整體上浮15%至20%,普通的車間工人淡季管吃管住工資為2500元/月,去年只有2000元/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調味品價格全線上調,這是肉制品不降反漲的另外兩個原因。”這名負責人預計,接下來肉制品價格肯定會上調。

    另外,排骨米飯價格近期未有調整,臺東八路、齊東路周圍的排骨米飯店價格與春節前后持平,3塊肋排的套餐集中在16元至18元,之所以沒降價,店主稱也是受工人工資漲價影響。

    疑問2: 防“豬賤傷農”管理部門能否提前干預?

    所謂的“豬周期”指的是生豬價格每隔幾年的規律性波動。記者調查發現,自2003年以來,國內豬市先后經歷數次明顯的“豬周期”: 2003年5月-2006年5月、2006年6月-2009年5月、2009年6月-2010年4月以及2010年5月至今,整體呈現出3年一漲跌的怪圈。養殖戶王德海頗感納悶,既然大體能預測到豬肉漲跌3年怪圈,那么管理部門能否采取措施干預,給生豬養殖戶科學有效的指導,盡可能防止“豬賤傷農”。

    提到這個問題,市商務局蔬菜副食品辦公室分管豬肉監管的張科長表示,這個想法他們曾經也有,不過豬肉屬于全國大流通產品,一個地區很難做到有效調控,目前整體還是屬于市場規律調節。“青島要想調查本地區生豬養殖戶數量和養豬頭數很簡單,但若要控制養殖戶人數和養豬頭數卻不可能,因為這是不符合政府規定,也不符合市場規律。”張科長說,青島的豬可以賣到外地,外地的也可以賣到青島,這個市場是流通的。

    不過張科長提到,政府鼓勵成立養豬合作社和養豬協會,讓養殖戶實現規模化經營和集約化生產,在原料采購、疾病預防和科學喂養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其實養殖戶不能盲目養豬,除了要學習科學養殖技術,還要摸索市場規律,提早預防風險。”張科長提醒說,養豬有風險,入行也須謹慎。其實政府主管部門在生豬養殖方面也一直下功夫。記者從市畜牧局了解到,針對生豬養殖,國家出臺系列補助措施,在資金、用地方面都有相應補助政策,而他們也從調整和改善養殖戶養殖結構入手,引導養殖戶發展規模化養殖、實施標準化管理。

    疑問3: 破解漲跌怪圈到底有何“靈丹妙藥”?

    當前生豬收購價仍處下滑通道,市場的盈虧平衡點已經跌破。按照每一輪下跌周期中,生豬價格最低可能探至5.5元/斤左右的規律,不少分析機構也毫不諱言:“未來豬肉價格仍以下行為主。”

    生豬收購價短期上調無望,養殖戶將希望寄在國家生豬收儲方案上,可這一方案啟動又能如何?萬福集團肉聯廠田柏興廠長表示,市場經濟還需市場來調節,過度干預只能讓“豬周期”紊亂。

    摸透“豬周期”成為每個養殖戶應必備的功課,而像鄭方玉等老養殖戶已摸得很透,但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跳出這個豬肉漲跌3年怪圈呢?其實,也有一些頗具前瞻眼光的市民早已行動,他們靠規模化養殖高附加值的高級經濟品種黑豬、香豬等,在目前激烈競爭的豬肉市場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位于即墨金口的華外金香豬生態園營業一年半多,但已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們的生態香豬價格是普通豬肉的兩倍還多,價格雖高也未打消市民購買熱情,在別的養殖戶為賣豬發愁時,他們的豬卻供不應求。在養殖基地建設之初,華外金香豬生態園負責人蔡志山表示:“當前生態園重點開展體驗式消費和農家宴,每到周末來的顧客非常多。”

    或許華外金香豬生態園的模式不適合所有養殖戶,但他們在飼養結構和品牌建設方面的確有獨到之處,目前遭遇豬肉價跌困局中的養殖戶,不妨也開動腦筋借機盤整,多調查市場規律,多開動腦筋想想銷路,做個聰明的養豬人。

    青島豬肉價格查詢》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法库县| 西华县| 扬中市| 手游| 清涧县| 叙永县| 东光县| 呈贡县| 滦平县| 平遥县| 桐柏县| 卢氏县| 盐津县| 九寨沟县| 南陵县| 南川市| 六枝特区| 房产| 壤塘县| 富宁县| 东台市| 栖霞市| 黎川县| 乌拉特前旗| 清涧县| 平原县| 湖口县| 沙雅县| 淮阳县| 赣榆县| 仁布县| 广饶县| 汽车| 九寨沟县| 霸州市| 保靖县| 体育| 永年县| 辉县市|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