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河(左一)與村里干部群眾一起修路
在王家流河村,記者見到了修葺一新的村民活動室和正在修建的幼兒園。村民王寶五告訴我們,由于村子過于貧窮,村委辦公場所還是上世紀60年代的老房子,村里幼兒園也設在一處幾近廢棄的瓦房里,幾十個孩子擠在露著窟窿的房子里,冬天小手凍得通紅。
王保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孩子是村子的未來,一定想辦法建個漂亮實用的幼兒園。在他的多方奔走下,一座新穎別致的
為困難群體排憂解難既是駐村工作的重點,也是幫扶工作的難點。王家流河村經濟發展落后,困難家庭尤多。駐村后,王保河通過調查走訪,篩選了21戶生活困難的家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70多歲的王蘭珍老人早年喪夫,和一個40歲患顛癇病的智障兒子一起生活,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只有幾畝薄地,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僅能維持日常溫飽。
了解到這種情況后,王保河多次發動自己所在單位——平度市地稅局干部職工捐款捐物、獻愛心、送溫暖,幫助老人渡過難關。他還經常自己掏錢購買米、面、油等,看望慰問老人。老人患有關節炎,有時腿疼得無法走路,王保河從城里給她買來特效藥,每次看望時還給她捶捶腿。老人感慨地說,“就是親兒子對俺也沒這么好啊……”。
83歲的老黨員王京臻,子女不在身邊,常年一人生活,經濟比較拮據。王保河不僅經常上門照顧他,還把他的情況向青島、平度兩級地稅局黨委作了匯報。讓王保河深受鼓舞的是,兩級地稅局黨委和領導給了他極大的鼓勵和支持。青島市地稅局局長蔡自力、副局長劉文和,平度市地稅局局長馬政瑞等領導多次到村里實地察看幫扶項目,看望困難群眾,與村民推心置腹探討致富路子……
為幫助困難家庭解除后顧之憂,王保河還倡議平度市地稅局21個黨支部與該村21戶特困家庭實行“一對一”長期幫扶。今年以來,各幫扶小組共為困難家庭捐贈衣物150余件(套),購買生活用品100多份,價值2萬余元,走訪困難戶50余戶(次),資助貧困學生11名,以真心、真情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贊譽。而在王保河心里,這只是個開端,以后他們將會長期關注和幫助。
由于成天忙于繁瑣的工作,駐村后,王保河很少有時間陪伴親人。家中90高齡的父親,只得由妻子一人來照料。在他心里感覺虧欠親人很多,但看到村子日新月異的變化,看著村民們臉上燦爛的笑容,他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