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6月3日訊? 近日,市北區12家燃煤供熱企業陸續收到了“體檢報告書”——《關于加強鍋爐大氣污染物綜合整治工作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函》。在這份“體檢報告書”中,每家燃煤企業每臺鍋爐的大氣污染物應執行標準及近期環保監察監測情況、存在問題和有關工作要求一目了然。
記者獲悉,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必須不斷提高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排放標準,這是大勢所趨。作為大氣污染重點控制地區,2012年11月,山東省環保廳和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下文,要求火電行業及熱電聯產企業自2013年3月1日起提前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在新標準中,煙塵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由50毫克/立方米提高到3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由400毫克/立方米提高到20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由原來的650毫克/立方米提高到200毫克/立方米。
面對更高的排放標準,企業方是怎么考慮的呢?
“環保部門現在就給我們提前告知,幫助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哪些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工作重點,幫助我們盡早謀劃工程技改方案,爭取項目資金,促進企業盡快的進入工作狀態,真是用心良苦。”青島某熱電公司的環保專工從事這項工作已經六年了,他告訴記者:“作為企業環保工作的具體負責人,新的標準我已經知道了,提前執行國家標準,現在所能利用的工程技改時間非常緊張,但公司的高層領導對污染防治設施實施升級改造還沒有形成共識,還得靠環保部門在后面推著多走幾步才行”。“如果現在不抓緊制定方案,公司有兩臺鍋爐煙塵日小時均值最高為10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小時平均值最高為261毫克/立方米,均已超標,排放濃度肯定無法達到下一個供熱季的排放要求。”
記者獲悉,為了避免僅僅靠執法處罰在末端處理問題,從4月8日供暖期一結束,環保市北分局先后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到12家燃煤企業摸清每臺鍋爐底數,根據監督性監測和自動在線監測數據,幫助企業對照執行標準查找存在問題,要求企業立即制定工作整改方案,并在6月5日前報送到環保市北分局。(記者??朱穎 通訊員 戴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