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世紀60年代,一部描寫紅軍長征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廣為傳唱,不少唱段至今依然被認為是合唱歌曲中的經典。歌曲《眾手澆開幸?;ā贰ⅰ独戏繓|“查鋪”》、《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牡丹之歌》等歌曲也是家喻戶曉,我國著名作曲家唐訶就是這些旋律的創作者之一。7月25日凌晨0時26分,唐訶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在青島與世長辭。
????著名歌唱家于淑珍是電影《甜蜜的事業》中的主題曲《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首唱,兩人在藝術創作方面也頗有默契。她對唐訶的敬佩溢于言表:“我不知道他哪來的那么大的熱情和精力,在晚年創作了很多村歌、校歌,這都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我們都是用書信的方式溝通歌曲的創作和演唱,有一次他寄來了一首歌的樂譜,我就開始練唱,不久他又寄來一份樂譜,說有改動。仔細比對了半天我才發現,他修改了一個音,有意思的是,沒收到他這封信之前,我就已經按照修改后的音唱了?!?/p>
????《眾手澆開幸福花》描寫了農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悅心情,《老房東“查鋪”》以動人的音樂形象展現了軍民魚水之情,《牡丹之歌》創作于上世紀80年代,而《長征組歌》更是將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方合唱藝術相結合的典范。
????以唐訶、生茂、晨耕等為代表的一代軍旅作曲家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和中外音樂的結合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唐訶的兒子唐玥對記者說:“在我們的童年記憶里,爸爸只是在周六晚飯時才回到家,吃完飯檢查我們的作業,沒有多余的時間說‘多余的話’。星期天一般都是帶我們和媽媽去公園游玩、看電影,一天玩得不亦樂乎。從小到大,爸爸幾乎沒有教過我們一首完整的歌,沒有督導我們學過一樣樂器,因此我們都沒有從他身上受到多少音樂熏陶。爸爸經?!й櫋?,少則幾個星期,多則一年半載。多年以后,我們讀了他的‘回憶錄’,才揭開當時的‘謎底’——原來他是參加‘抗美援朝戰役’ 去了,是下基層連隊去了,或者是去‘采風’搜集民間音樂素材去了。慢慢我們才了解到了父親的偉大。”
??
????四位作曲家均已離世 老戰友首演地再唱經典
? ? (記者 郭佳)由48年前《長征組歌》首演時的參與者、親歷者以及作品的歌唱愛好者組成的北京老戰友合唱藝術團, 八一之際再登當年首演地民族文化宮大劇院,重新唱響這部經典。
????自1998年成立至今,北京老戰友合唱藝術團已經在部隊、學校演出《長征組歌》300多場。近50年來,《長征組歌》的每一場演出,藝術指導馬子躍都不曾忘記,“1965年8月6日,周總理自己來看演出,看完演出后,他對10首曲子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周總理提出《遵義會議》那首的天幕草木花紅太漂亮,與史實不符,‘我們參加遵義會議時,天很冷,點著火盆,還穿著棉大衣’。”馬子躍還告訴記者一件事,一位剛剛去世的老紅軍的家屬輾轉找到他,說這位原紅四方面軍的老戰士希望自己去世后的告別儀式上不放哀樂,而是播放《過雪山草地》的循環音樂,“我找人做好錄音幫助他完成了這個心愿?!?/p>
????在這個合唱團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0歲,小的也已經快70歲,包括馬子躍在內的20多人都是當年首演的參與者和親歷者。這次回到當年的首演地演出,馬子躍回憶:“當年民族文化宮大劇院還叫民族宮禮堂,一層的男洗手間還能洗熱水澡。每天下午,我們都是坐著敞篷‘大解放’來到現場,4點多就開始在劇場的院子里分聲部排練。開演前15分鐘,任何人不許走動、不許發出聲響,更不許在側臺待著。”48年過去了,馬子躍說:“每一次演唱都有不同的感動,到今年,《長征組歌》的4位作曲家已經全部去世了,再次唱響心情肯定不同。常有人問我們,唱了一輩子什么感覺?我說經典常唱常新?!?/p>
????據悉,2015年《長征組歌》首演50周年之際,北京老戰友合唱藝術團還將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辦盛大的紀念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