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衛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建設健康青島、實現病有良醫”為目標,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發展,完善基層衛生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施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雙提升工程”,積極引進優質醫療資源,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醫療衛生整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有所改善,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80.71歲,孕產婦死亡率為2.88/10萬(同比下降66%),嬰兒死亡率為3.2‰,主要健康指標繼續處于全國前列,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4706萬人次、住院124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8.2%、9.7%。特別在“11·22”中石化輸油管道爆燃事故中,醫療救治工作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充分肯定,省市領導對醫療救治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一、2013年主要工作效果
(一)努力打造優質醫療環境,緩解群眾看病難
1.加大政府衛生投入,群眾分享政策紅利。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政府衛生投入長效機制,今年衛生投入大幅增加,今后三年,政府將逐年提高財政衛生投入占財政支出比例,進一步優化衛生投入結構,減輕群眾就醫負擔,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更好的醫療衛生資源。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就醫環境極大改善。大力實施衛生“百萬平米”設施建設,開工建設項目62個,竣工面積27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3億元。其中,市第三人民醫院即將投入使用,市婦兒醫院(二期)項目完成主體施工,紅島醫院選址確定,市立東院二期已立項,10余所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完成改擴建,4000余個村衛生室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的信息系統全面啟用。積極支持社會資本辦醫,開工建設民營醫院20個,更好地滿足了群眾多元化的就醫需求。全市新增床位4000余張,每千人口醫療床位數達5.33張,同比增加8.5%,有效緩解了老百姓住院難問題。
3.積極招才引智,市民享受優質醫療技術。啟動“青島衛生英才工程”,柔性引進3名院士,引進38名高層次衛生人才,招聘博士、碩士759名,建立2個院士工作站,培訓基層衛生人員8600余人,醫療衛生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強與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的合作,引進內外資4.8億元,新增10個國內外洽談合作項目,積極引進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國內高水平醫療機構,繼續加大與世界一流的醫療機構在心臟病治療、醫療康復、乳腺疾病和慢病項目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市民不出青島就能享受到國內外優質的醫療服務。
(二)持續提高保障水平,緩解群眾看病貴
1.農村醫療保障更惠民。新農合實現全覆蓋,人均籌資標準達402元,同比增加了9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75.5%,門診報銷比58%,農民看病就醫自費更少。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病種由2012年的9類擴大到20類,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提高6個百分點,有效緩解了重大疾病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全年共為990萬人次報銷醫療費用近14億元,同比增加24%,農民醫療負擔進一步減輕。
2.群眾用藥更便宜。在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繼續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鼓勵非政府辦醫療機構銷售和使用基本藥物,同時推行藥品集中采購和藥款集中支付管理,根據社會藥店平均售價確定采購藥品價格,讓群眾最大限度地用上廉價藥、放心藥。今年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共采購基本藥物14億元,藥價平均降幅27%,為群眾減輕用藥負擔2億元。
3.患者就醫減負擔。在即墨、黃島8家醫院推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取消以藥補醫,藥占比下降5.5%,門診患者次均費用下降8%,醫藥總費用同比增幅減少12%,為群眾節省醫藥費用1.5億元,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
(三)大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改善群眾就醫感受
1.打造群眾滿意醫院。積極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建立病人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門診、臨床和綜合等一體化服務,為6萬多人次患者提供了預約診療服務;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病房覆蓋率分別達89%;通過“先診療、后結算”服務,為群眾墊付醫療費近10億元,方便了群眾就醫。推行出院病人回訪和醫患溝通懇談制度,開展“三線一網”、醫院“三民”等活動,為群眾解決看病就醫難題2000余件。通過行風社會公開電話、醫德醫風意見箱、群眾來信來訪等渠道,受理群眾投訴舉報67起、熱線問題429件次;集中治理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群眾滿意度較去年提升了2個百分點。
2.打造百姓貼心社區。積極整合資源,努力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質優價廉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目前全市基層醫療服務機構達到367家,國家、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綜合醫院建設39個國醫館,更好地滿足了百姓社區就醫需求。加強社區居民健康管理,推行41項個性化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補助標準從25元提高到35元,建立居民健康檔案720萬份,為老年人、孕產婦、兒童、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提供健康服務近200萬人, 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率達70%,兒童保健管理率達90%,完成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14.5萬人,孕產婦產前篩查6.3萬人,新生兒疾病篩查7.1萬人;為7萬名適齡學生進行了口腔疾病預防。在260家基層醫療機構實行家庭醫生式服務,130萬人簽訂健康服務協議,雙向轉診8萬人次,方便了群眾就醫。
(四)全力推進健康促進行動,讓群眾少得病、不得病
1. 公共衛生安全得到保障。全市無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傳染病發病較去年下降5.2%,居全國副省級城市最低水平,甲流、禽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建成47家溫馨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完成疫苗接種190萬人次,兒童免疫規劃接種率達99%;出動急救車4萬余次,救治病人4.2萬人次,處置重大突發事件100余起,特別是在“11·22”中石化輸油管道爆燃事故中,醫療救治行動迅速,搶救及時,全體醫務人員發揚不怕疲勞,持續作戰的精神,最大程度地搶救傷病員,有力保障了生命安全,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充分肯定,省市領導對醫療救治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安全生產維穩工作,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科學發展考核內容,完善工作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深入排查衛生系統安全隱患,全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保障了群眾健康和就醫安全。
2.全民健康促進行動廣泛開展。推行慢病雙向轉診、信息共享、健康管理一體化綜合防治模式,創建5個國家、省級慢病綜合防治示范縣;健康服務業發展模式被列為國家級試點,探討醫學模式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深入開展控煙、減鹽防控高血壓等健康促進行動和愛國衛生月活動,開展健康義診和健康教育,惠及群眾500萬人,無害化改廁1萬座。利用各類媒體,制作播放公益片10部,廣播、報刊專欄672期,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材料550萬份,大力宣傳防病知識,倡行健康生活方式,群眾健康防病理念進一步增強。
3.社會衛生監管力度加大。清理下放衛生許可和審批事項3項,推行衛生許可容缺審查,審批效率提速60%,方便了群眾辦事。配合人大出臺了《青島市控制吸煙管理條例》,依法加大社會控煙力度。加強對醫療機構、公共場所、飲用水等衛生監督,查處違法案件196起,依法取締無證行醫148家,為市民創造了安全放心的就醫環境。
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今年以來,市衛生局密切聯系群眾,熱情服務基層,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較好效果。
1.深入基層,傾聽民意。市衛生局黨委班子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聽取基層意見建議,了解群眾需求,切實查擺衛生系統在“四風”和衛生事業發展方面的問題。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網上征求意見等形式,征求基層單位、代表委員、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49條,并立行立改,明確了責任和整改時限,形成整改方案,逐一建章立制。
2.心系群眾,幫困解憂。開展“接地氣、連民心”活動,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深入社區,了解基層實情,廣泛征求意見建議;醫務人員深入居民家中走訪,宣傳我市醫改和衛生發展成果,協助解決群眾就醫困難。同時為結對幫扶村籌資捐款共34萬元,新建社區活動中心,硬化村主干道,幫扶困難群眾。
3.創新服務,普惠于民。啟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從“深入基層解難題、提高水平保健康、改善服務促滿意、惠及百姓求實效”四個方面創新惠民服務舉措,醫療衛生機構推行免費停車、延時門診、預約就醫、送醫下鄉進村等便民措施,受到了基層群眾的普遍好評。
三、“三民”活動意見辦理情況
自去年“三民”活動以來,市衛生局對市民代表提出的308條意見建議進行了認真梳理,將集中反映的看病就醫建議一一分解,迅速調查落實,主動與代表溝通,截至2012年12月24日已全部按期辦復。將集中反映的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加強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傳染病防治、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列入今年醫療衛生改革與發展的重點任務,制定責任目標,全力抓好落實和改進,進一步提升了醫療衛生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回顧過去的一年,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醫療衛生工作離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期待和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醫療衛生資源總量有待增加,新農合保障水平需持續提高,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仍需完善,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有待提升。2014年,市衛生局將以黨的十八大和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己任,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實現“病有良醫”的奮斗目標。
1.優化群眾就醫環境。繼續推進“千萬平米”衛生設施建設;加快婦兒醫院、市立東院、紅島醫院、青大附院東院和眼科醫院等項目進度。繼續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加大招商引資和對外合作力度,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辦醫,不斷優化我市醫療衛生資源。
2.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和報銷比例,調整完善農村大病醫療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比例,減輕大病患者的就醫負擔。鞏固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擴大實施范圍,加快推進藥品集中采購和藥款集中支付,切實減輕群眾負擔。
3.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啟動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實現區域改革全覆蓋的目標。深入開展醫療技術、醫療服務“雙提升”工程,通過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質量控制等工作,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扎實開展常態化便民惠民措施,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打造安全優質的醫療環境。
4.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繼續加大重點傳染病防控力度,有效控制疫情的流行,做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深入開展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全面開展健康促進行動,繼續推進慢病一體化管理,深入實施防治結合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工作。
5. 鞏固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積極深入基層調研,認真整改前期教育實踐活動中查找的問題,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升衛生工作水平,切實為群眾辦實事,把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作為長效工作機制扎實推進。
醫療衛生工作涉及千家萬戶,關系百姓民生。一年來,我市衛生工作離不開全體市民的支持,今后我們真誠希望廣大市民一如既往地關心和監督衛生工作,我局將認真履職,緊緊圍繞群眾醫療衛生需求,全力深化改革,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為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新貢獻。
上一篇:市人口計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