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關心理解支持下,我局以“保護資源、保障發展、改善民生、優質服務”為主線,狠抓工作落實,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年度目標完成情況
截至目前,我局2013年業務職能目標已全部完成。
(一)筑牢經濟發展基石,全力提供用地支持。按照“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的戰略部署,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土地供應9.3萬畝,其中,出讓用地6萬畝,出讓價款387.15億元。
一是千方百計爭取用地指標。今年,在國家土地政策越來越嚴的形勢下,千方百計積極爭取,最終獲批土地計劃指標56471畝,總量較去年增加3508畝,連續第七年位居五個計劃單列市之首,再創歷史新高,全市所有重點項目用地均得到完全保障,沒有因為土地問題導致項目不能落地。
二是竭盡全力保障發展重點。對藍色硅谷核心區、西海岸經濟新區、紅島經濟新區、董家口港區等重點區域,以及萬達影視城、青鋼搬遷、藍色硅谷快線等204個市級重點項目,從計劃指標和土地供應上予以重點支持,沒有因為土地問題耽誤項目進展。建立了土地融資平臺,專門用于支持危舊房改造、紅島經濟區開發,現已融資83億元。
三是想方設法破解重大難題。赴省政府、國土資源部專題匯報了西海岸經濟新區設立、新機場和深海基地項目用地手續辦理、“兩改”項目歷史遺留問題等事關青島市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并基本得到了解決。其中,深海基地項目用地手續辦理,從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到省政府審批僅用了10小時。李群書記專門批示“很好!收獲豐碩”。
(二)扣緊和諧社會主線,傾力服務改善民生。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通過多種方式,建設各類住房,有效解決了群眾的住房困難問題。
一是對城鎮居民,建設保障性住房解決住房困難。2013年,省政府下達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指標16500套。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實各類保障性住房18173套,并已全部開工建設,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工作目標。今年4月份,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榮獲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全國唯一獲獎的保障性住房項目。2013年我市計劃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不少于9000套。截至今年年底,全市共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9404套,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
二是對農村居民,建設新型社區改善居住條件。安排用地計劃5193畝,專項用于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為突破資金瓶頸,制定了《青島市利用土地級差收益籌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基金及建立掛鉤結余指標有償使用平臺的實施意見》,設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基金。對計劃指標按照“先重大、后重點、保民生及先交款后使用”的原則,由市政府統籌安排,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已收繳土地級差收益7.66億元。
三是對引進人才,建設人才公寓創造舒適環境。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人才強市”的核心戰略,為人才創造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專門制定了《青島市人才公寓建設和使用管理規定》,已向社會發布實施。今年,全市計劃開工建設人才公寓12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工人才公寓項目27個、121萬平方米,圓滿完成年度建設指標。
(三)夯實科學管理基礎,大力提升管理水平。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加快農村集體土地登記發證,為科學管地用地、穩控房地產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是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欠繳土地出讓金和閑置土地清理處置工作。9月初,對10宗、面積735.5畝擬收回土地進行了公示,目前,已收回6宗、面積407.5畝。切實提高供地率,截至11月30日,全市2007-2012年經批準農轉用征收用地35萬畝,已供地26.1萬畝,平均供地率74.6%,消化盤活供而未用土地3萬畝。萊西市、城陽區榮膺全國“節約集約用地模范縣”稱號。
二是穩控房地產市場。抓市場調控。代市政府起草了《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確定了2013年度我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全市住宅用地供應1.56萬畝,同比增長23.3%。抓資金監管。累計受理718個開發項目的預售資金監管業務,其中,2013年受理296個,繳存預售資金530.3億元,審核撥付資金526.7億元,已結束監管項目85個。
三是加快農村土地確權發證。完成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任務,順利通過了省國土廳組織的檢查驗收和國土資源部組織的抽查驗收。目前,全市宅基地使用權共確權登記發證117.5萬宗,其他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共確權登記發證2.1萬宗,符合發證條件的已全部發完。
(四)打造宜居環境平臺,努力維護群眾利益。采取有力措施,有效保護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為群眾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一是保護資源環境。全面完成2012年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共完成約82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深入開展“藍色盾牌2013行動”,從土地預警、執法并軌、體系建設三個方面入手做好違法預防和查處。組織開展了衛片執法檢查、春季動態巡查、送法下鄉、重點區域督查、網絡問政等專項工作,預計全市違法占用耕地比例在0.9%左右。
二是整治地質環境。大力督導世園會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中央資金支持的重點治理項目中,李滄區世園會展區內5個項目已全部完成,圍子山項目基本完成;示范工程李滄治理區13個項目和嶗山治理區12個項目全部進場施工。嚴厲打擊無證勘察開采、越界開采等違法行為,全面落實礦山企業整頓關閉工作,全市有證礦山企業壓減到127家,有效保障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爭取財政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獎勵資金600萬元。扎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共組織應急處置工作6次,發布3級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4次,對市級10處重要隱患點應急巡查100余次。
三是改善居住環境。排查治理房屋安全隱患。組織排查危漏房屋72處,全部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落實了疏散地點。不斷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全面開展優秀物業管理項目創建活動,申報國優項目2個,省優項目15個,成功創建市優項目47個。切實加大白蟻防控力度。新建房屋實施白蟻預防352萬平方米;開通綠色通道,為我市重點公益項目實施白蟻預防116萬平方米,免收白蟻預防費233萬元。穩步推進環境整治工作。共拆除違章設施10.3萬平方米,立面保溫施工38萬平方米,地面硬化95.8萬平方米,立面修繕粉刷194.2萬平方米,增綠補綠37.7萬平方米,受惠居民達7萬余戶。
二、聯系基層服務群眾情況
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并結合我局開展的“讓群眾順心、讓企業寬心、讓區市放心”服務活動,全力以赴為群眾、為企業、為基層提供優質服務。在市政府“兩項活動”評比表彰中,我局被評為“項目推進突出貢獻市直部門”。
一是多措并舉服務群眾,讓群眾順心。全力提高審批效率,對原有26個行政審批流程進行了優化再造,行政審批時限在全面提速基礎上,再提速30%以上。全面推行“綠色通道、容缺受理、會審聯辦、專人跟蹤、登門服務”等多項便捷高效審批服務舉措,通過“減環節、壓時限、上系統”等措施,將用地階段審批時間壓縮到28個工作日,比法定時限提高60%以上。對因多種原因導致部分市民不能辦理房產證的問題,主動擔當,多方協調,累計為18個房地產項目完善了登記手續,惠及居民14500余戶;開展了“流動服務進社區”活動,對咨詢熱線進行了升級,并對老弱病殘等特需群體免費上門辦理權屬登記手續。組織了55次“網絡問政”、“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等活動,答復辦理各類問題2096件;通過投訴舉報電話12336、82663270和網絡輿情等途徑,答復咨詢和解決各類舉報投訴問題1390余件,取得良好成效。
二是千方百計服務企業,讓企業寬心。將主動服務企業作為局黨委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土地、房屋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420個。成立企業之家辦公室并由業務骨干組成了工作委員會,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連續選派130多名處級干部擔任企業聯絡員,推出8名業務水平高的干部作為政策咨詢顧問,對企業實行上門服務。與市企業聯合會簽訂合作意向書,舉辦“服務企業超市”活動,共為390多家企業、1600多人,解答了土地、房產、資源等方面的政策法規。
三是積極主動服務區市,讓區市放心。將2013年全市204個市級重點項目逐一分解到每位局領導,第一時間與項目單位對接,對建設單位提出的用地問題責任到人,限時辦結。在“兩項活動”和“三心服務活動”中,全市國土系統共有500多人次深入現場辦公,實地查看項目,為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核心區等重點區域和“兩改”項目、危舊房項目、青島港等重點項目解決各類用地問題120個。
三、2012年度三民活動市民代表意見建議辦理情況
2012年的“三民”活動中,我局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266條,全面辦理完畢,并結合好的意見建議,對服務流程進行了進一步優化。
一是完善機制,明確責任。建立了“分類歸納、集中回復、限時辦結、嚴格考核”的辦理機制,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抓,部門單位具體辦,將辦理工作層層分解、逐項落實,按照責任要求對辦理人員進行考核。
二是嚴格要求,提高質量。在意見建議辦理過程中,要求承辦部門和經辦人員增強服務意識,認真辦理和回復每一條意見建議,在國家法律和政策框架內給群眾最大的幫助和支持。
三是加強督促,嚴格考核。加大督查和監察力度,對所有市民意見建議進行全程跟蹤督辦,定期抽查。對超期未結、落實不力的部門通報批評;對問題解決好、辦理效果好、群眾反映好的部門通報表揚。
四、存在的問題
具體工作中,我們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違法用地監管難度較大。土地執法難的情況仍然比較突出,整改和查處的任務仍然較重。二是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有待進一步提高。粗放用地、低效用地現象在個別區市仍時有發生。三是保障性住房政策體系亟需完善。住房保障相關政策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發展的需要,亟需進一步健全完善。
五、明年工作打算
2014年,我局將結合深入貫徹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努力開創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工作新局面,讓社會放心、讓群眾滿意。一是促進發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爭取土地計劃指標,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二是服務群眾。組織“網絡問政”、“行風在線”、“民生在線”等活動不少于60次,更加廣泛地聽取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結果,及時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三是保障民生。繼續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全市計劃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5萬套,配租配售8000套,滿足廣大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四是提升工作。進一步強化服務措施,優化工作流程,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上一篇:市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