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遭記者圍追采訪。
二十多年前,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概念。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努力打造和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李克強總理5日在兩會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現代化文化強國。
對此,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獨家獲悉,全國政協委員趙本山今年的新提案,將目光聚焦在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傳承上,他說,“我今年的提案與去年相比有創新。我們這個民族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繼去年提案“美麗鄉村”受到各界好評后,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趙本山有什么新的提案,一直備受國內媒體關注。昨晚,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北京采訪,獨家獲得了趙本山此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新提案。趙本山今年的新提案是《大力支持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傳承》。
提案:傳統文化有的是寶
昨晚10時30分,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趙本山的房間,趙本山還沒有休息,正埋著頭認真反復一字一句修改自己的提案。在修改了十多遍以后,趙本山在提案的落款處鄭重地寫上了提案人名字——趙本山。
趙本山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說:“我去年的提案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而今年的提案相對去年有創新。我們這個民族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趙本山說,“我認為,一年多來,國家變化很大,我們的民族更有文化自信。什么叫文化自信?我理解,就是人們發自內心地認識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好,喜歡它,珍惜它,享受它,而不是嫌棄它,拋棄它,辱罵它。”
趙本山接著說:“ 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走到今天,在世界上越來越令人尊重,說明我們的文化傳統是優秀的,我們之所以還缺少文化自信,就是我們對我們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民間文化不了解,不僅認識不到它的好,反而簡單粗暴地認為它落后、低俗、土氣。傳統文化當然有它的局限,但我認為那不是主流,更不是全部,傳統文化有的是寶,關鍵看你識不識貨。當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說,對傳統文化好在哪,不足在哪,心里有數。”
治根:傳統文化要有人傳承
趙本山拿自己熟知的民間曲藝舉例,“比如,不少人看不上民間曲藝,但懂行的人都知道,民間曲藝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內容。但是傳承和發揚優秀民間文化,僅有民間藝人還不夠,還應該有識貨的文化人去研究它,推廣它,到了這種境界,我們就可以說有了文化自信。”
關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趙本山強調,加強投入只是一方面,但很多東西并不是投入了錢就能有效果的,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用心。他說:“我舉一個例子,我們過去沒少花錢挽救一些文化遺產,不惜重金從海外搶救回來一些文物,但現在回想起來,對整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不見得起了多大的作用。”他認為,“讓各方面重視傳統文化,讓文化的傳承深入人們的心里,這才是在根子上起作用。”
追問:《星你》為何受歡迎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今年廣受關注。趙本山說,“我還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但我們應該了解要知道這個東西為什么年輕人愿意看,然后還要揣摩年輕人的心理,研究有哪些因素吸引了這些年輕人。”趙本山說:“文化的傳承要堅信一個目標,那就是我們一定要做自己的東西,我們民族的東西。”
當與華西都市報記者談到《鄉村愛情》系列劇連續取得成功,趙本山很謙虛地說,“這都源于這么多年來不變的對民族文化的堅持。我們這些年完完全全在守住民族傳統文化,所做的東西接老百姓地氣。《鄉村愛情》這樣一部農村戲之所以能連續拍攝7部,取得這么好的社會效果,是因為我對本土文化的自信,所以《鄉村愛情》在2014年下半年,我們還會繼續拍第8部。”精彩語句
一年多來,國家變化很大,我們的民族更有文化自信。
什么叫文化自信?我理解,就是人們發自內心地認識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好,喜歡它,珍惜它,享受它,而不是嫌棄它,拋棄它,辱罵它。
我們之所以還缺少文化自信,就是我們對我們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民間文化不了解。
——趙本山
華西都市報首席記者杜恩湖北京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