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務副市長李士祥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孫紅麗)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北京代表團開放日上強調,北京一定要控制人口,調整疏解非首都城市功能。
北京城市定位 不提經濟中心
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破解特大城市發展難題時要求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遏制“攤大餅”式發展。
圍繞破解“城市病”的難題,北京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改革舉措,包括深化研究人口調控機制,科學制定人口總量中長期調控目標;健全大氣污染防治機制;完善交通治堵機制;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體制機制。
李士祥表示,北京的功能定位是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往中心,高污染、高耗能、聚人多的產業要堅決退出去。
“寸土寸金的東西城區有16個小商品批發市場,吸引了大量人流,造成交通不便和諸多安全隱患。”另外,從稅收來看,“動批”1萬多個商鋪,去年實現各種稅費收入只有1326萬元,經濟稅收效益很低,不宜在北京核心區發展。
另外,教育醫療方面,北京的專科醫院每年60%是服務于外省就醫人員,“如果這些醫院根據發展需要在外省適當建分院,既能減輕患者勞碌,也減少了城市的擁擠。”李士祥說。
李士祥在發言中指出,北京將放棄大而全的經濟體系,構建高精尖的產業結構。劃定城市增長邊界和生態紅線,研究提出不宜發展的產業目錄清單;更多地依靠科技、創意、資本、人才等無形要素的投入,減少對土地、資源等有效要素的投入;大力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的品質,使城市更宜居。
84項措施治理環境 有信心申辦冬奧會
當前,京津冀等地區空氣污染狀況日益嚴重,治理霧霾成為重大的民生期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
對此,有記者問北京如何克服環境污染對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不利影響,李世祥表示:對申奧充滿信心。他說,北京制定了84項環境治理措施。具體在大氣治理方面,將做好“減煤、減排、控車、降塵”,2017年內將燃煤由2300萬噸壓減到1000萬噸。“人努力天幫忙”,北京的環境治理會見到成效的。
至于短期內應對霧霾的措施,他提到了幾個措施,包括全北京控煤、電代替煤、加大綠化美化、特定時段區域聯防聯控等措施。
同時,李士祥對北京的魅力充滿信心,他說,北京具有吸引高端人才、各大總部的獨特優勢。北京目前有世界500強企業58家,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居首,中關村聚集了大批的海歸人才,創業形勢都非常好。北京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還會有更多人才聚集北京,更多的跨國企業落戶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