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島市大學生就業聯盟成立儀式在青島大學體育館隆重舉行。青島市人社局、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7所駐青高校、各區人社局有關負責人及就業聯盟首批理事單位代表出席儀式。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政府、高校、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中介機構的聯動效用,不斷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水平,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對企業、高校和畢業生的需求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發起成立青島市大學生就業聯盟。就業聯盟以高校畢業生、高校和用人單位為服務對象,由政府部門牽頭,通過整合政府、高校、用人單位、人力資源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等多方資源,提供信息發布、崗位對接、政策咨詢、就業指導、員工培訓、人才合作培養、法律援助、人事代理等全方位服務,打造高校畢業生就業相關各方共同參與的信息共享和互動平臺,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滿足用人單位人才需求。
就業聯盟將重點提供十項服務:
1.宣傳和貫徹中央、省、市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研究建立適應青島市區域經濟發展的就業工作模式與機制。
2.規范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保障高校畢業生及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
3.搭建信息發布和共享平臺,協調成員單位共建畢業生求職信息數據庫和用人單位崗位信息數據庫,實現就業信息資源共享。依托門戶網站、微信、QQ、短信等新信息互享技術,搭建全新的求職與招聘信息交互平臺,建立用人單位招聘崗位及畢業生求職信息數據庫,并通過網絡崗位配置平臺及時有效配置,提高人崗配置效率。
4.牽頭組織舉辦“青島市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引導大學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幫助大學生學習與掌握職業規劃的基本方法、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提高就業技能與實踐能力,從根本上喚醒大學生的自主就業意識。
5.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會、組團赴外招聘、會員專場招聘會等人才對接活動。
6.建立“青島市就業指導專家委員會”。從用人單位中遴選一批具有10年以上人事管理經驗的一線職業人士、從高校中遴選一批有豐富就業創業指導經驗、熱心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老師,成立專家委員會,到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就業創業培訓等工作。
7.實施人才儲備服務,營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對暫未落實就業單位的高校畢業生,聯盟將提供“大學生人才儲備”服務,為納入人才儲備的大學生免費提供見習推薦、職業能力培訓、崗位配置、創業扶持等就業創業優惠政策,方便高校畢業生第一時間融入就業環境。
8.設立“人力資源用工案例講堂”。邀請省內外優秀的用工咨詢管理專家,為會員單位提供社會用工熱點案例分析講堂,規范社會用工。
9.組建法律政策服務中心,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就業、用工相關法律法規信息與法律咨詢服務,幫助高校畢業生維護合法權益,方便會員單位及時掌握用工政策,規避用工風險。
10.協調開展校企合作、就業見習、實習實訓等活動,為用人單位提供人事代理、服務外包、員工培訓等增值服務。
2014“圓夢青島”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昨舉行
昨天上午,市人社局聯合青島大學、市南區政府、智聯招聘在青島大學體育館共同舉辦了2014“圓夢青島”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現場共有320余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已臨近畢業,但很多未落實工作的大學生心態比較淡定,不急于在中小公司“落腳”,仍把目光瞄向了大中企業、公務員等高大上的崗位。
班里半數都考研
研究生考試、事業單位招聘、公務員考試……擇業渠道的增多,讓目前很多高校畢業生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先考試再擇業,或邊考試邊擇業。另外,今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的推遲使得更多的畢業生對找工作駐足觀望,準備一闖公務員考試的“獨木橋”。
青島大學物理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王向東考研失敗,開始轉戰擇業市場。“以前把精力都放在考研上了,所以沒有專注于找工作,這是第一次參加招聘會。”小王告訴記者,物理專業不好找工作,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學都選擇考研,最近考研結果剛出來,也紛紛開始投入擇業大軍中。小王先后找了幾家房地產銷售的崗位,均與專業不對口。“沒辦法,這是考大學時被調劑的專業,走一步算一步吧。”小王無奈地表示。
王小燕是山東經濟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雖然在濟南上學,但還是被青島的氣候環境所吸引,想在青島發展事業。“今年公務員考試推遲了,所以同學都忙著應對考試。”王小燕告訴記者,旅游管理專業不好找工作,她專科學的是會計,所以想在金融領域找一份就業前景好的工作。
營銷崗位引來研究生
本次招聘會匯集了青特集團、捷能汽輪機、利群、紅領、中啟膠建、青島雙星、海麗美達等眾多青島知名企業,就業崗位涉及家電電子、汽車機車、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等眾多行業。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中糧可口可樂、利群、紅領等知名企業受到畢業生青睞,招聘攤位前擠滿了人,甚至排起了長龍,中糧可口可樂公司攤位前應聘畢業生一直不斷,而不少中小企業的攤位門庭冷落,一家公司一上午僅收獲一個求職者的個人簡歷。“我們公司待遇并不低,平均工資在2600~2800元左右,加上五險一金,再加上業務提成,多者能拿到4000元。”山東保時通通信公司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但是本科生、專科生大多不能接受去做客戶代表或電話營銷,感覺有點跟學歷不符。不過,正說話間,一位理論專業研究生張靜來該公司投下了簡歷,讓招聘人員有些“受寵若驚”。據張靜介紹,理論專業研究生并不好找工作,她也是廣撒網,投了三四份簡歷,主要是培養自己的實踐工作能力。“我的本科是電子專業,實在不行,我就用本科專業去找工作。”張靜說。
中小企業設管理培訓崗引才
“今天招聘會,銷售崗位需求比較大,占了約四成比例,但大學生卻熱衷于財務、人事、管理等高大上的崗位,不僅看重薪資和福利待遇,同時更看重大中企業搭建的事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市場公關經理戰帥告訴記者,為了吸引人才,并找到合適的人才崗位定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設置管理培訓生崗位,通過在企業經歷半年或一年時間的輪崗,最終合理定制事業規劃,精準事業定位。據介紹,以往招聘會上,中小企業設置管理培訓崗的只占一成左右,而昨天招聘會上,開設管理培訓崗的占到了三成。
山東世紀泰華集團有限公司此次設置了管理、財務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儲備干部崗,該公司招聘負責人表示,現在人員流失嚴重,特別是管理人才非常少,設置管理培訓崗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公司,因為有一年的輪崗時間,可以讓職員學到各個崗位的知識技能,同時也能為求職者本人找尋到合適的發展定位。
智聯招聘前不久發布的2014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中,華東地區大學生對大學生就業難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追根溯源,他們認為首要原因在于大學所學知識無法滿足實際工作所需,占比達63.6%;其次是眼高手低,期望值和現實之間落差太大,占比達63.1%;再次是缺乏實效性的職業發展建議。“眼高手低”這樣一個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實際表現為“就業不難擇業難”這一困境。社會提供的崗位很多,但滿足大學生期望的工作卻不多,大學生并不想因此而遷就。智聯招聘建議,學校可以通過職業發展課程、師兄師姐現身說法、就業指導等途徑讓學生多方面了解職場,了解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另一方面,學生自己通過兼職、實習等各種途徑,深入職場,體驗工作,也有助于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職業未來。
4500余人達成初步意向
昨天,約有1.2萬名大中專畢業生參加了當天的招聘會,供需雙方達成初步就業意向4500余人。市人社局還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提供青島市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咨詢服務。
據悉,青島市人社局今年將面向高校畢業生舉辦2014“圓夢青島”系列專場招聘會,此次招聘會是系列招聘會的首場。此外,青島人社局聯合智聯招聘于今年4~6月參加了由中央電視臺發起的2014“就業有位來”大學生就業公益活動,搭建線上與線下招聘求職平臺,并組織我市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此次公益活動,2014“圓夢青島”系列專場招聘會也是“就業有位來”大學生就業公益活動重要的線下平臺,全程不對招聘企業和高校畢業生收取任何費用。2014“圓夢青島”系列第二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將于2014年5月28日上午在青島市人才市場(嶗山區海爾路178號)舉辦,屆時將有160余家青島知名企業現場招聘,歡迎廣大往應屆大中專畢業生踴躍參會。招聘會相關信息可登錄“青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查詢。
青島市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
1.延長畢業生派遣期:自2012年畢業生起,在青就業的派遣期由兩年延長到三年,三年內可改派兩次。
2.研究生住房補貼:2012年7月1日以后,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應屆國內畢業生及留學畢業生,在青就業、戶口落在青島且所在單位為其繳納“五險”的,可享受最長不超過36個月的住房補貼。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600元,碩士研究生每人每月400元。
3.青島市大學生人才儲備計劃:對于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和211、985工程高校本科畢業生有意來青就業創業的,可實行先落戶,后就業的政策;進入儲備中心的人才,由各單位優先推薦參加就業見習培訓,政府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50%給予見習基地財政補貼;研究生學歷畢業生可申請進入事業單位人才儲備崗位見習;可參加一次政府財政補貼的綜合職業能力培訓,培訓合格后可獲得免費推薦就業服務;進入人才儲備中心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參加就業見習的,在見習期內即可享受研究生住房補貼,就業后可連續享受,最長3年;對進入人才儲備中心的高校畢業生,在簽訂服務協議半年后仍未就業的,在儲備期內可享受政府提供的每月310元的生活補助費。
4.就業見習: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和派遣期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均可報名參加就業見習,見習期間,青島籍畢業生和駐青高校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由見習基地和區市分別以50%、25%的比例,按照青島市最低工資標準提供基本生活補貼(其中,五市按照各市最低工資標準執行),市財政以獎勵方式給予不低于25%的補貼;其他畢業生由見習基地按照青島市最低工資標準提供基本生活補貼(其中,五市按照各市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5.綜合職業能力培訓:畢業年度內或派遣期內未就業的青島籍高校畢業生和進入青島市高校畢業生儲備中心的畢業生可參加一次政府補貼的綜合職業能力理論培訓,培訓補貼標準最高不超過每人1000元。
6.一次性就業求職補貼:對于青島生源全日制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不含繼續升學、參軍畢業生),按照每人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就業求職補貼,畢業生畢業后可持相關材料到家庭戶籍所在地街道(鎮)勞動保障中心申請領取。
具體政策畢業生可登錄“青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進行查詢。畢業生就業政策咨詢電話:686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