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將影視業大熱視為當前A股市場畸形炒作的結果。一組數據對比能說明問題,目前美國夢工廠的市值為119億元人民幣,而華誼兄弟的市值卻高達301億元。
????華誼兄弟市值高達301億人民幣
????影視公司與資本的結合在今年達到巔峰,各路影視公司試圖通過重組、IPO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在A股市場,影視公司或相關題材股備受追捧的同時,也面臨估值過高、虛火太大的質疑聲,“美國夢工廠市值19.1億美元(約119億元人民幣),而華誼兄弟的市值卻高達301億元”,關于A股影視公司的爭議從未停止過,但在巨大的市場前景面前,A股依舊有一大波影視公司來襲。
????■影視跨界并購表現兇猛養豬的、開餐館的都變成了影視公司
????“中國養豬的、做乳制品的、開餐館的、做金屬管材的、賣五金的、放煙花的企業有什么共同點?答案:都變成了影視公司。”易凱資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在社交媒體上調侃道。
????在巨大的市場前景面前,各路資本爭相進入影視圈,這其中影視跨界并購表現兇猛,行業外的公司對影視“蛋糕”垂涎欲滴。
????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年內共推出492起并購預案,其中影視傳媒行業24起,而這些預案大多與電影相關。在24起并購所涉及的上市公司中,跨界進入影視行業卻不在少數,包括湘鄂情并購中視精彩、笛女影視,掌趣科技對歡瑞世紀的收購,以及已被宣布暫停審核的印記傳媒借殼高金食品、熊貓煙花收購華海時代影業等案例。
????而市場對于影視公司的炒作熱度從來沒有下降,湘鄂情、熊貓煙花都因為跨界進入影視界獲得了股價的上漲。最被投資者津津樂道的案例是申科股份。6月22日晚間,申科股份發布重組預案,宣布海潤影視將以25億元借殼申科股份。在與海潤影視牽手后,申科股份股價毫無懸念地火箭般地躥升。截至6月27日,申科股份連續五日出現“一字漲停”,持有上市公司702.42萬股的明星股東孫儷所持市值也已超過9000萬元。
????此前從事房地產行業的道博股份,也在收購影視傳媒公司后嘗到了甜頭。道博股份在6月11日晚間發布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強視傳媒100%股份,復牌后道博股份股價從12元漲到了16.91元,漲幅逼近40%。
????■一大波政策利好來襲對電影產業鏈每個環節都有鼓勵
????這一波影視業并購、IPO到了一個高潮的階段。
????去年以來,隨著2013年6月底的財務核查以及IPO“關閘”,包括幸福藍海、大唐輝煌、唐德影視在多家IPO排隊影視公司紛紛無奈“撤單”,或通過被并購以及借殼上市。而隨著IPO重啟,影視公司闖關IPO的熱潮再度襲來,自IPO開閘以來,目前已有10家與影視相關的文化企業申報上市,這些企業上市后重現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影視行業股票被爆炒的局面幾成定局。
????更重要的是政策利好也隨之而來。6月19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七部門下發《關于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發布了支持電影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不僅使得影視公司獲得政策紅利,也為影視公司的炒作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原有的電影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扶持電影產業的末端,而最新的政策則是對電影產業鏈每個環節都有鼓勵”,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政策扶植力度不僅大,而且涵蓋產業鏈的每個環節。而對電影產業實行金融支持政策,將使得電影企業的融資門檻降低。
????■資本的浮躁助長泡沫華誼市值是美國夢工廠的近3倍
????資本追逐影視業的背后,源于其所屬大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火爆。
????2013年,傳媒板塊以103.29%的絕對優勢,名列A股板塊漲幅第一名。與此同時,影視傳媒公司的估值則處在畸高的狀態。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上傳媒行業共有54家上市公司,行業整體市盈率46.54倍,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地產股行業整體市盈率僅有10倍左右,16家銀行市盈率全部在5倍以下。
????瘋狂的不僅僅是估值,近年來,大規模的資本涌入使得影視行業陷入瘋狂境地,影視公司上市募資額數倍于凈資產,上市公司溢價數倍收購影視公司,多地跑馬圈地營建影視基地和影院……
????業內人士將影視業大熱視為當前A股市場畸形炒作的結果。一組數據對比能說明問題,目前美國夢工廠的市值為119億元人民幣,而華誼兄弟的市值卻高達301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影視文化行業在受到市場資金追逐的同時,泡沫也在形成,“如果資本市場影視題材降溫,眼下的高速擴張必將成為日后頹敗的隱患”。而“資本的浮躁”則被認為助長了影視行業的浮躁。一名業內人士指出,產業鏈各環節的從業者大多懷著賺快錢、賺一票就跑的浮躁心態,造成近幾年來好劇好片稀缺。影視行業虛火正旺的另一個佐證是,目前三分之二的電視劇無平臺可播,70%的電影拷貝存在庫房。
????被資本寵壞了的影視業的泡沫越來越大,風險正在逼近。
????■投資者說影視公司明星捆綁上市成趨勢已經無法用別的方法拴住TA
????在高估值催化下,文化產業證券化浪潮正在襲來,而明星股東的出爐則成為其中最有話題的談資。業內人士指出,“明星+影視公司上市”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一方面,影視公司能通過明星資源,達到捆綁明星資源和提供炒作題材的雙重作用,另一方面,明星也能趁這個機會實現高收益。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心照不宣地捆綁在一起,而未來明星持股的影視公司浮現資本市場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出現。
????在影視公司扎堆上市的當下,一夜暴富的影視明星層出不窮。數據顯示,從去年到今年,有30多家公司涉足影視投資行業,其中,2014年以來共有18家公司發布公告涉足影視投資行業,涉及投資金額逾200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明星股東”日益增多,與影視公司的屬性密切相關。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指出,明星對于影視公司而言是核心資源,目前出現許多明星成為大股東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影視公司為了“捆綁”明星資源;另一方面,是為了在IPO或借殼上市中獲得更高的估值。
????財經評論員葉檀則表示,在中國,給予一些導演和明星股票,只有一種解釋,這些導演與明星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資源,給予的股權越多、價格越低,說明該員工在公司越重要,在市場上的身價越高,除了給予股票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已經無法用別的方法拴住他(她)。
????按照明星股東的持股路數,大多數明星并不熱衷在資本的海洋里遨游,他們大多在解禁期到了后選擇落袋為安。華誼兄弟上市后,馮小剛、張紀中等明星股東均選擇了在華誼兄弟限售股解禁后迅速套現,有消息稱,馮小剛套現了2億元。而隨著明星股東所持股票解禁期的到期,明星股東的拋售潮也會到來。
????而對于影視公司估值過高、明星股東賺錢太容易的質疑,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指出,因為A股市場的投機炒作,影視公司的投資價值通常會被市場過度挖掘,進而出現投資價值透支現象。如此一來,影視明星們的身價就有可能被高估。“但這是市場的錯,是市場盲目炒作的結果,這一點,倒是值得A股市場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