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發展是我市加快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海洋經濟呈現快速增長勢頭,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完成海洋經濟總產值2960.2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海洋生產總值756.8億元,同比增長12.2%,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的19.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
????“從海洋生產總值構成看,我市形成了由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設備制造業、涉海產品及材料制造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船舶業等18個行業構成的海洋經濟產業體系。其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設備制造業、涉海產品及材料制造業四個行業增加值占到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的68.7%。”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介紹。
????海洋交通運輸業穩健發展。海洋交通運輸業作為我市海洋經濟優勢產業,增加 值 占 到 海 洋 經 濟 的20.1%,居各行業之首。今年以來,青島港面對更加嚴峻的港口市場,全面提升港口功能和競爭優勢,上半年完成港口吞吐量 24592.7萬噸,同比增長5.21%。全市累計完成水路貨運量708.15萬噸,同比增長19.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54個百分點;完成水路貨運周轉量207.66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7.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06個百分點。
????濱海旅游業增速較一季度回升。濱海旅游業是我市海洋經濟中的傳統優勢產業,增加值在全市比重達到17.9%,在海洋經濟中的比重僅次于海洋交通運輸業,位居第二。今年以來,受海外入境游人數及旅游外匯收入減少影響,全市旅游總收入增速連續兩個季度低于同期增速。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853.6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1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和12.4%,較去年同期回落0.7和4.5個百分點,但較一季度分別回升0.3百分點和0.7個百分點。
????涉海產品及材料制造業增速回落。以海洋石油加工產品制造業和海洋電力及通訊器材制造業為主的涉海產品及材料制造業,在我市海洋生產總值中居第三位,增加值占到全市的16.2%。今年以來,受石油加工企業產值下滑影響,負增長趨勢仍在繼續,但降幅有所收窄。上半年完成產值561.4億元,同比下降1.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3個百分點。
????海洋設備制造業保持較快發展。海洋設備制造業在我市海洋生產總值中居第四位,增加值占到全市的14.5%。據統計,上半年我市海洋設備制造業完成產值540億元,同比增長21.3%,快于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速12.1個百分點,其中海洋電力設備制造業和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較快,增速均超過30%;海洋集裝箱制造業有所回升,完成產值83.3億元,增長8.6%。目前,我市海洋設備制造業多以船用機械零部件、鑄造件為主,缺少海洋成套設備的生產制造,產品結構低端化。
????海洋生物醫藥業較快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業是我市藍色經濟發展熱點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發展潛力巨大。上半年我市海洋生物醫藥業完成產值40.6億元,同比增長21.4%,增速較一季度提升 5.5個百分點,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平均增速12.2個百分點。嶗山海洋生物特色產業園相關項目的陸續投產,將為我市海洋生物醫藥業注入新的活力。
????海洋船舶業產值增速加快。上半年,我市海洋船舶業完成產值34.1億元,同比增長22.8%,增幅較一季度提升22.4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提升18.3個百分點。在市發改委調研統計的20家規模以上船舶生產企業中,產值增長的有14家,行業增長面達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