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區地處青島主城區北部,總人口53萬,常住人口31.5萬,流動人口達39.61%。李滄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以高標準均衡發展、高質量內涵發展、高水平特色發展為目標,先后制定了系列配套政策,科學規劃教育發展藍圖,不斷加大教育領域的硬件投入,對接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等軟件實力,通過“雙輪驅動”推動教育資源優質均衡配置,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努力縮小校際間差距,全力為民辦好每一所學生喜愛的學校。
????2013年,李滄區以全省21個申報區市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區)的驗收。
????對接優質資源多方探索
????9月16日上午,李滄區教體局與上海靜安區教育局在青島王埠小學簽約開展教育區域合作。
????簽約后,青島王埠小學將成為上海愉快教育研究所教育基地,并攜手上海一師附小開展相關“愉快教育”研究活動。按照協議,雙方將在教育管理、學術交流、教改實驗、課題研究、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和交流。
????靜安區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區,教育積淀比較深厚。此次合作不言而喻,借力上海教育強市的優勢,為李滄區提高教學質量、強化干部教師培訓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
????在李滄區教體局關于對接優質教育資源的實施方案中,這僅僅是一個側面。
????“李滄區從那些浸潤名師的區域‘引智’,通過與高校對接,與名師名校對接,引進一個項目、一個團隊、一個專家群,不斷開拓教育思路和豐富教學理念,在李滄區形成一個教育優質資源集合的磁場,為李滄教育資源保持上行態勢形成發展合力。”李滄區教體局局長韓川德列舉了李滄教育對接優質資源的多方探索:與山師大開展名師培訓合作,“雙導師制”的培訓方式使教師們從理論到實踐都得到了提升;注重本土培養,對接清華、北大等多所國內知名高校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大力引進優秀校長和教師,近兩年引進齊魯名校長2名,骨干教師21名;成立以“齊魯名校長”為主持人的校長發展聯盟和區校兩級“優秀教師成長工作室”37個,發揮名校長、骨干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開展“國培計劃”,利用網絡優質資源提高全員的整體素質……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探索開始初露鋒芒。據介紹,李滄區被列為全國“國培計劃”14個試點區之一,全區2000余名中小學教師全員參與培訓,由于表現突出,被列入下一批的省級重點實驗區。2014年,49中劉文波校長被評為國家“教育改革卓越校長”;10位中小學教師先后獲國家、省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兩項教學研究成果分獲山東省教學成果評審一、三等獎。繼郭振虎、宋道曄等“齊魯名校長”進駐李滄區后,又有新的“齊魯名校長”已向李滄區投來橄欖枝。
????7月12日、13日,李滄區承辦全國教師育人能力提升與職業幸福創造論壇活動,制造了一次教育界的“聚焦效應“,來自全國十幾位知名專家、優秀班主任“吸”來近千名粉絲,兩個會場座無虛席,走廊、拐角等區域也擠滿了觀眾。論壇的主題是提升教師育人能力,創造教師職業幸福,其主旨是為提高廣大干部教師的工作水平,解決學生教育中面臨的困惑和難題,提升教育境界與職業幸福。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是專家陣容強大,完全公益性講座,不收取與會人員的任何培訓費用。
????據了解,近年來,李滄區在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堅持“師德為先,能力為重”,開展了“尋找身邊的好老師”、“我最喜愛的老師”等主題教育活動。突出“兩名”工程,著力培養名師、名校長,聯合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先后舉辦了3期“小學名師班”培訓,1期中學名師班培訓。先后引進齊魯名師1名,齊魯名校長2名,不斷提升教育發展的軟實力,在促進班主任、科任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成績。
????韓川德說,“名師、名校長帶來的資源成為李滄教育的一種永恒資源,也大大助長了李滄教育探索‘電子書包’、信息化教學、教師培訓虛擬賬戶等領域的底氣。”
????優化學校環境多年發力
????這是一份李滄區近年來提高辦學條件的數據報告:
????李滄區政府把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疇,加大對教育的投入,2010-2013年義務教育預算內經費撥款分別比上年提高22%、39.1%、37.4%;區政府自2007年起不斷加大對學校基礎設施的投資,2013年全區新建、擴建學校共13所,是區劃以來建設學校最多、投入最大的一年。2014年總投入約19億元,推進安置區九年一貫制、青島第二實驗小學等12所中小學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累計新建校舍面積28.41萬平方米,惠及居民約21,190戶。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已啟動建設;區委、區政府投資3億元的青島市實驗初中李滄校區建設項目也正式啟動。
????在推進新校建設的同時,2013年李滄區再投入3800余萬元為全部中小學和達到省辦園標準的幼兒園配備了“交互式電子白板”1013套,數字化實驗教學應用成果作為山東省唯一區(市)級代表參加了全國第65屆教育裝備展示會。推進原有學校的改造,2014年計劃投入1.2億元對原有學校進行維修、綠化,對食堂、校外廁所等進行改造提升……
????數字為證——李滄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駛入發展軌道。
????“李滄新建學校以‘現代標準’配備食堂、風雨操場、學術報告廳、大型圖書室,功能設計上更加體現學生發展為本。”韓川德說,新學校建設完全突破了過去中小學學校的布局,除了高于標準的功能處室配備外,陶藝館、民俗館、科技館、樂器坊、手工制作展館等特色場館,開拓學生動手實踐的空間和載體,全方位實現教育功能的最大化,為李滄區正在實施的“多彩教育”提供有力支撐,也讓孩子在學校度過了豐富多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