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家住膠東街道東草泊中心大街西側的獨居老人孫艾云心情很好,原因是他剛剛住進了擁有新院墻、新門垛的新房,而在半個多月前,他還住在一個墻皮脫落、四壁漏風、房頂漏雨的危房里。
????孫艾云老人的居住條件改善多虧了街道民聲聯絡員魏文梅。半個多月前,魏文梅在入村走訪時,從村干部處得知孫艾云家境困難,便向膠東街道辦事處申請為老人修繕舊屋。之后,由辦事處出錢、村里出工,經過十多天的緊張維修,舊屋換了新顏,老人也住進溫暖舒適的新家。
????這是膠東街道辦事處實施民聲聯絡員、民聲代辦員制度后給村民帶來的變化。記者從這個街道了解到,從今年開始,他們結合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以“聞民聲而動,為民需而行”為主題,組建了由辦事處機關干部擔任駐村民聲聯絡員和聯企民聲聯絡員及由村支部書記、村文書擔任民聲代辦員的為民服務隊伍。
????變“坐等上門”為“主動問需”
????膠東街道轄區地理位置特殊,曾先后經歷3次合并,涉及原來的4個鄉鎮、72個村莊,總面積達108.8平方公里,是膠州市面積最大的鎮(辦)。轄區南北直線距離近25公里、東西近22公里,群眾到辦事處辦理日常事務極為不便。同時由于辦事處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各種糾紛不斷出現,群眾民生訴求日益多樣。“種種新狀況,都要求我們必須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變‘坐等上門’服務為‘主動問需’,力求第一時間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膠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寶帥說。
????為了保證“主動問需”到位,街道規定,每周二和周四的下午,民聲聯絡員必須進村入戶。同時,他們還要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為群眾代辦的事項定期向辦事處報告。
????“剛開始實施這個制度后,有些機關干部不重視,兩個星期只給群眾代辦一件事,對村里的情況也不了解。對于這樣沒能按時進村入戶的工作人員,我們進行了通報。現在,機關干部都很自覺,到了該進村的時間都下去了。把機關干部‘攆’進村、‘攆’入戶,讓他們與群眾建立起血肉聯系,正是我們實施這一制度的落腳點。”李寶帥說。
????為方便群眾辦理各項審批事務,膠東辦事處還讓全處一百多名村干部擔任民聲代辦員,專門為村民代辦民政、計生、戶口等事項。每周一、三、五,村民可以將相關事項集中交托給代辦員辦理。村民們開玩笑說,現在,除了結婚、離婚這樣必須本人到場的事情外,大部分事情都不用自己跑腿了。
????民聲聯絡員、民聲代辦員拉近了政府服務群眾的距離。楊家屯村一戶村民的30畝樹苗受到病蟲害的侵害,眼看著樹苗被吃光,這位村民十分著急。該村的民聲聯絡員李偉榮得知后,找到鎮農辦的農業技術人員。技術人員第一時間趕到地頭查看樹苗的病情,并幫助這位村民找到殺蟲辦法。青島茂洋公司因變壓器超負荷影響了生產,聯企員周煥廷知道后,跑供電公司等有關部門協調,晚上加班更換了變壓器,使企業生產沒有受到影響。對此該公司俄羅斯老總安德烈很感動,伸出大拇指直夸聯企員有素質、有能力、辦實事。
????民生訴求不再“踢皮球”
????民聲聯絡員將群眾的民生訴求帶回來后怎么辦?如果這些訴求沒有得到解決,這項機制依然無法落到實處。而以往,群眾訴求中責任明晰的只是少數,絕大部分屬于多個職能部門交叉負責。雖然有關部門積極處置,但在實際解決過程中,往往造成“九龍治水”、都管都不管,甚至出現前期大呼隆、后期“踢皮球”的尷尬境地。
????膠東街道抓住解決民生訴求的“牛鼻子”,整合黨政辦、社會事務辦等相關部門資源,在不增加編制的前提下,抽調9名工作人員專門成立365民聲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統一標識、統一服裝、統一車輛、掛牌上崗,實施服務流程工作法,做到一個窗口受理、一個窗口服務,全天候出動、全過程負責,服務內容涵蓋城市建設、社會保障、社會穩定、政務資訊、公益服務等多個內容。
????膠東街道堅持 “寧愿政府過緊日子,也要讓群眾過好日子”的理念,每年劃撥300萬專項資金,托底解決各類民生問題。如在處理破損“古力”問題上,按中心處理程序,經現場勘驗核實后,不管屬于哪個部門,都由辦事處出資更換,服務效率平均提高8-10倍。
????365民聲服務中心運行以來,只要一個電話,服務人員就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小寨村排水溝年久失修造成堵塞,雨季時污水外溢,給村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365民聲服務中心得知后,立即查看現場,發現排水溝堵塞嚴重,同時生產路與耕地間有深溝,大型農用機械無法通行。工作人員連夜匯報領導,第二天立即聯系機械重新鋪設管道,并在生產路與耕地間架起了8個橋梁,使收割機、播種機順利進入農田,受到村民的拍手稱好。前段時間天氣干旱,小鋪村民聲聯絡員反映村里的七個水庫無水、旱情嚴重。365民聲服務中心立即實地查看,水庫大部分已經完全干涸。為了盡快緩解旱情,365工作人員立即商討抗旱方案,并安排4臺挖掘機清淤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