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味悠長的道教音樂、奇幻瑰麗的嶗山民間故事、花樣繁多的王哥莊大饅頭……近日,在濟南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來自青島的1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博覽會主場館驚艷亮相,吸引了現場眾多參觀者關注。
????記者在青島特展廳看到,除嶗山道教音樂、嶗山民間故事、螳螂拳三個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外,王哥莊大饅頭的銷售展位也火爆異常。王哥莊二月二農場場主王文俊說:“我們來非博會,主要是想進一步提高王哥莊大饅頭的知名度。”王文俊表示,現場展示“面塑”手藝是一個很好的推廣切入點。從常見的壽桃、棗餑餑、元寶到長命鎖、佛手,這些經典的傳統饅頭造型勾起了許多人兒時的回憶。現場一位濟南的80多歲老人感嘆說:“這種饅頭我小時候有,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了,我得買點給我孫子看看。”而與特展廳相對的8個標準展廳分別展出膠南剪紙、萊西木偶戲、海云庵糖球會、流亭豬蹄等8項省、市、區級非遺項目。萊西木偶戲藝術團團長姜玉濤現場向圍觀者講解了萊西木偶的工藝演變過程。
????“今年我們多選取呈現效果好、藝術形式感強的非遺項目參展,力求將青島的文化特色全面而接地氣地展示出來。”青島群藝館工作人員陸玲解釋說,通過非遺文化的展示帶動衍生品的銷售,讓各項非遺不再是冷冰冰的歷史標簽,而成為與百姓日常息息相關的生活品,既能在市民中普及青島歷史文化知識,又有利于非遺項目可持續性傳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