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天女散花”、“七彩飄帶”的璀璨畫卷在百果山上展開;10月25日,在被世界上各種文字寫滿的“難忘世園”紀念墻后,這幅世園美景暫時徐徐收起,等待明年春再來。
????回眸過去的 184天,在241公頃的濃縮世界里,來自世界各國、全國各地的園藝精品在此共舞,持續吸引著全球的注目,精彩展現了世界一流、中國時尚、山東特色、青島品牌的壯美畫卷。
????回眸過去的184天,在繁華與熱鬧的發酵中,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感嘆人類文明與自然萬物交融所創造的空前智慧,感知“讓生活走進自然”這一樸素理想落于城市之中的生態啟迪,感悟一場園藝盛會在此蓄勢迸發的“蝴蝶效應”…… 讓生活走進自然
????——“都市生態化”有了實踐范本
????2012年11月,魏小鴻和同事將相機架在百果山上,從那時開始一直到閉幕,每天拍一張照片,記錄這片荒蠻之地的變遷。
????這一變遷并非 “小打小鬧”的蓋房建園,而是在241公頃的版圖上,集合總規劃師吳志強教授、荷蘭UN Studio、美國HKS等國內外大師的智慧,為世界園藝史上奉獻一部探索“都市生態化”的實踐范本。
????這一點石成金式的變遷是市委、市政府確定“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空間布局后,建設美麗青島的精彩落筆。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在會見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原主席杜克·法博時曾表示:舉辦世園會對于城市生態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這是對未來都市發展的深度思考,也是新一輪城市空間布局堅守的重要理念。為此,青島世園會秉承“自然創造、科技創新、文化創意”,開始了一場以“生態”為目標、長達數年堅持不懈的“馬拉松”。
????在這里,以百果山森林公園為基底,在世園會歷史上第一次設立海洋植物展區,首次實現“海陸空”植物薈萃!
????在這里,以因地制宜為原則,最大限度保護原有地形地貌、原有植被及原有生態系統,一幅“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生態卷軸從山之巔舒展而下。
????在這里,以“3R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主導,集合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循環利用、垃圾資源化利用等科技創新,最大限度地采用低碳排放的新能源、新材料,每一個路燈、每一處避雨棚、每一片透水地坪、每一幢建筑即有低碳示范的努力……
????“讓生活走進自然”,這是青島世園會的主題,核心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發展理念,這與歷屆世園會的主題一脈相承。
????“‘自然’是世園會的永恒主題。”青島世園執委會秘書長李奉利介紹,進入新世紀以來,世園會的主題多與“自然”密切相關,旨在展示園藝技術和成果的同時,引導人們注重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創造性地關愛自然、善待自然,實現生活與自然的和諧交融。
????據了解,1999年昆明世園會主題是 “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2006年沈陽世園會主題是 “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2011年西安世園會主題是“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2012年荷蘭芬洛世園會主題是“積極融入自然,改變生活品質”……2014年,青島提出“讓生活走進自然”,這是青島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積極作為。
????正如AIPH主席維克·克朗向青島世園會頒發AIPH金獎牌時所言:“青島世園會就像一顆閃亮的星,把我們聚在一起,以實例告訴我們如何讓城市和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適合居住。”中國風景園林界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孟兆禎到此一游后,欣然題下“人與天調、天人共榮”。
????近期,青島世園會捷報頻傳。世界設計建造金獎、國際花園旅游獎年度最佳展會獎、山東省泰山杯獎等50余項省級及以上獎項,以及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等殊榮,鼓舞著青島將在“后世園”時代,繼續創造寶貴的生態文化遺產。 世園有片“愛心海”
????——志愿品牌轉向城市行動這場“都市生態化”的范本實踐,當然離不開全市之力。
????志愿者,作為青島人的代表,在184天里,用微笑讓數百萬游客領略到一座城的向心力。
????“您好,有什么可以幫您嗎?”這是世園會6號服務站志愿者張淑萍每天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一個2.7平方米的崗亭,張淑萍每天在這里上崗——崗亭被稱為 “豆莢”,那“豆莢”中的志愿者就是“小花豆”。園區里,這樣的“豆莢”有13個,這樣的“小花豆”累計有7000余名,在470個崗位上參與志愿服務。
????青島世園執委會志愿工作部處長劉祿福說,世園會為期6個月,時間跨度長,志愿服務分為9季進行。如何減少人員更迭帶來的服務質量波動問題,又擺在面前。
????而且,青島世園會是一次惠民利民的盛會,老人、殘疾人、低保家庭、學生等群體免費入園的背后是真情服務數十萬特殊群體,這更是對志愿服務的考驗。
????2013年12月,共青團青島市委出臺《青島市大型社會活動志愿服務規范》,并納入全市服務業標準規范體系——這在全國尚屬首次。青島世園執委會副秘書長卞成負責協調志愿服務工作,他感覺:“這套志愿服務標準解決了志愿服務在大型活動中存在的各自為政、重復浪費等弊端,讓志愿者在世園服務中能明確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感受到作為‘愛心海’中一滴水的價值所在。”
????“愛心海”是世園執委會與共青團青島市委達成共識,打造的一個具有青島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愛心”匯聚成“海”,既是對每個志愿者微小力量的召喚,也是對海一樣博大的志愿服務力量的吶喊。
????在“愛心海”的感召下,無論是攝氏三十五六度高溫炙烤,還是雷雨交加的惡劣天氣,“小花豆”堅守崗位,從未退縮;在每一輛夜間離園的班車上,滿載的都是一落座便陷入熟睡的“花豆們”……
????“世園會志愿服務工作,既著眼于保證開園期間的志愿服務水平,更著眼于未來志愿文化的傳承以及公益精神的傳遞。”共青團青島市委書記路玉軍有更長遠的期待:“經過184天規范化、專業化、項目化、標準化的實戰和經驗沉淀,‘愛心海’將作為青島志愿服務品牌永久延續下來,活躍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為‘美麗青島’增添一抹綠色。” 細節記錄精彩 ——城市運行“濃縮”檢驗
????10月25日下午5點后,王開君與其他工作人員送走最后一位游客,逐一檢查相關設備后,關上了閘口,結束了“鎮守”世園會1號門的第184天。
????這一天,有數千名世園人這樣一絲不茍地“站好最后一班崗”。
????世園會是一次園藝盛會,更是一次“濃縮”檢驗城市運行的“大考”。高效的體制機制、科學的管理方法缺一不可!
????2012年9月24日,4家主辦單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牽頭成立組委會。自此,青島世園會建立起包括組織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在內的完善的組織體系。運營期間,市委、市政府成立運營總指揮部,下設10個指揮部,其中,園區運營指揮部再下設相關職能部門,形成了園區運營由園區工作機構負責,外圍配套等由市級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
????在世園執委會主任辦公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再三強調:要在精細化上下功夫。
????具體到園區,如何快速安檢、波次放行,提升游客“通關”速度;如何安設排隊區域活動擋板,根據排隊人數多寡靈活“分割”;如何既要控制場館內參觀總量“不超標”,又要控制館外排隊時間……相關部門反復對接、練兵,確保萬無一失。
????“看似雞毛的小事卻是制勝的關鍵。”作為世園執委會執行主任,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建祥在每次現場調度中,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各部門要上緊“細節”這根弦。
????開園后,所有世園人堅守這樣的原則:辦一天世園改進一天工作,一直改進到閉園前一分鐘。
????因此,在184天里,參觀服務逐漸細化——為游客提供便捷的購票服務,提供問詢、導覽等七類咨詢服務,提供醫療、氣象等六項公共服務,注重對老人、幼兒、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
????在184天里,園區管理全面覆蓋——組建園區物業保潔及設施設備、專項維護團隊,及時有效處置設施損壞問題;建立館長負責制運營管理模式,統籌做好場館運營、應急演練、服務保障……
????在184天里,安保工作周密部署——制定64個應急預案,強化園區安檢、實行整體巡防,實現了刑事案件“零發案”、安保服務“零投訴”……
????“細節決定成敗。這不是危言聳聽。”植物館館長朱世偉經歷過一天進館4200人、42000人的10倍巨差,“哪個細節考慮不周就會掉鏈子……”
????亦因此,這些細節雕琢出的“美感”被國內外游客發現:在高溫天,“流淌”在園區的“七彩飄帶”就是避暑之處,那里的噴霧裝置每隔幾分鐘噴一次冰涼水霧;在口渴時,遍布園區的直飲水設施就是游客心頭的一道清泉;在感嘆園區整潔時,每天產生的“海量垃圾”均在閉園后的深夜進行處理……
????山西游客李菲靜@世園會官微,留下這樣一段話:“世園之美,美在大氣磅礴,亦美在細致入微……我們贊美世園,不僅因為這里集人類園藝與科技精華之大成,也因為這里匯聚了無數充滿溫情與智慧的細節。” 與世界“綠色對話”
????——“五洲聚會、中華團圓”共繪生態盛景
??? 在世園會閉幕時,有著奧帆賽、世園會“雙重閱歷”的青島世園執委會副秘書長朱悅濤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感受:“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七八年需要有一個展示活力的‘高峰’,繼2008年奧帆賽后,世園會又一次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目光,而且,青島這一次以‘綠色’、‘生態’為名與世界展開對話。”
????相關資料顯示:籌辦伊始,青島以“開放辦世園”的姿態,向政經大國、友城和園藝特色地區發出邀請函,吸引了五大洲的37個國家、1個國際組織和國內包括港、澳、臺在內的所有省級行政區、山東省17個城市參展,中華園、國際園、綠業園100個展園描繪出“五洲聚會、中華團圓”的世園盛景;開園后,國際竹藤組織、瑞典、荷蘭、德國、法國、韓國、日本、美國等30余個國際展園舉行開園儀式和文化周、文化日活動,73個國家和地區的貴賓紛至沓來……
????籌建時,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曾專門致函國家林業局表示:青島有條件、有能力辦好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世園會。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來青調研時表示:青島世園會一定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中國花卉協會會長江澤慧同樣預期:青島世園會將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屆世園會。多次蒞臨現場調研的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也對青島充滿期待。
????萬眾矚目中,青島世園會不負眾望。
????在這里,園藝成為紐帶,促進了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而且,作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展會,青島世園會成為促進綠色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載體。期間,參展方代表團與青島市政府及相關企業洽商,涉及花卉園藝、科技文化、綠色環保和經濟貿易等多領域。
????外國友人在此強烈感受到了青島與世界“綠色對話”所引發的“共振”,而且,青島憑借世園會在世界舞臺上向更廣范圍擴散“青島聲音”。
????“很高興能夠在這里看到中國文化與其他國家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荷蘭阿爾梅勒市副市長HenkMulder說:“青島吸引和鼓勵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思考:人類與自然如何建立良好的共生關系。”
????2016安塔亞世園會秘書長 SelamiGulay贊揚說:“青島為安塔利亞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范例:世界各國以世園為媒介共同關注生態效益。” 深度閱讀“青島世園” ——241公頃預期“蝴蝶效應”
????當然,青島絕非僅僅止步于“綠色對話”層面,而是期待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內生力量,使多種“蝴蝶效應”從241公頃里迸發。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世園會具有集成示范作用,需要全方位地深度閱讀,某一種啟迪或將引發一次深刻的‘城市變身’。”青島世園會總規劃師吳志強在開園時的新聞發布會上曾這樣說。
????世園會落下帷幕,由世園示范而成的“高智新”技術現已逐步走出園外、漫向城市、走進人們的生活,宜居家園夢想中的種種“可能”正在變成“現實”。
????比如:“是城市,更像是公園”的示范。在世園會,建筑物屋頂綠化設計,讓鋼筋水泥掩映在綠色之中;墻面綠植系統,讓墻壁也會“呼吸”;綠色雕塑,讓生硬的街邊景觀有了生命;駁岸采用的抗沖生物毯及植生混凝土工藝,讓內駁岸與周邊綠化景觀和諧銜接……
????比如:“場館建筑拋棄傳統能源”的示范。植物館的玻璃幕墻,可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和空調制冷消耗;青島園的曲面玻璃,可隨室外溫度、濕度、風向等自動開啟;主題館、夢幻科技館的光導照明系統,可利用日光替代室內常規照明……
????比如:“智慧城市”的示范。有“芯”的紙質電子門票,可實現生產、流通和使用全程跟蹤和追溯;三網融合的全光纖網絡,通過一根光纖傳輸,即可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自助移動智慧導游系統,游客僅持一部移動終端即可輕松游覽世園會;現代智能建筑,在場館不同地點的能源消耗、溫度、濕度等數據可實時采集、綜合分析,繁瑣的調控管理因智能變得更加輕松……
????據了解,青島世園會在國內大型展會首次系統化地編制、實施 《綠色建設導則》,提出了可借鑒使用的110項低碳環保措施。
????從“投入在園內、效益在園外”出發,青島決心放大世園效應,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在更寬泛領域建設宜居家園——在“一園一區”相互呼應、協調推進中,規劃建設安居、興業、休閑三位一體的世園生態新區。
????而且,此舉可“一箭雙雕”:一是,這里距離城區核心不遠,可以避免在偏遠區域建設展園而產生的“孤島效應”;二是,縱觀青島主城,這里是一個“斷裂帶”,以世園優勢支撐起的片區發展,可以讓主城發展戰略連在一起,有利于解決南北差距問題。
????記者從接手“后世園”的世園集團了解到,世園生態新區在開發建設時序上,將按照“園、林、城、區”逐次展開——繼東部城區、浮山后新區后,一片新型生態城區將在此崛起,主城區也將再一次向北縱深發展。
????10月25日17時,暮色漸濃,主題曲《夢在山海飛翔》在不舍中曲終人散,但其“余聲”仍將鏗鏘。因為,世園會是一個負載著新理念、新探索、新實驗的綜合體,它的衍生效應也將潛移默化為持續的沖擊波,觸發更深遠的影響:
????因為世園會,青島將會變得更加美麗;因為世園會,青島將早日實現宜居幸福現代化國際城市目標。因為青島世園會,世園會充滿榮光的履歷上將增添一枚沉甸甸的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