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供電、供熱、通信……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道路地下管網日趨豐富。同時,由于管網直埋引發的路面反復開挖卻也經常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行。作為破解“馬路拉鏈”的有效手段,將多種管線聚于一身的地下綜合管廊備受推崇,但也常常受困于現場開槽斷面大、施工周期長、環境影響因素多、施工質量不穩定、防水效果弱等弊端,不利于大面積推廣。近日,地下綜合管廊的升級版——預制管廊亮相島城,應用在藍色硅谷核心區道路施工中,其有效解決或降低了現澆管廊的多種問題,取得很好的效果。
????地下綜合管廊又叫共同溝,是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市政公用設施。“在城市道路下使用,既避免道路重復開挖施工,又方便施工人員進入維護檢修。”青島茂昌建材總經理曹鍵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現澆模式生產的地下綜合管廊,預制管廊優點明顯,一是產品工廠化生產,質量穩定,防水效果好;二是作業面小,不受其他因素影響,施工進展快;三是產生廢棄物少,有效降低施工風險和對環境的影響。
????在生產廠房,記者見到了這個預制的“地下空間”。2米×2米×2.5米的規格讓這個方盒子里非常寬敞,由于采用了具有國際水準的模具,由混凝土澆筑的墻面細密平滑,配上先進的密封膠條使它具有了極佳的防水性,甚至可以稍加改進就變身為地下儲水槽。“作為地下空間,頂部能否承受住眾多重載貨車的碾壓至關重要。”曹鍵表示,為此,他們特意加強了預制管廊上部的強度,使之承重達到單輪15噸的標準,確保安全。
????據青島國信藍色硅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藍色硅谷核心區道路施工中使用預制綜合管廊后,不僅最大程度地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而且減輕了降雨對軟土基槽的影響,極大地降低了施工風險。“以50米地下綜合管廊為例,如果使用現澆技術建設,不考慮降水的情況下立模、綁扎鋼筋、澆筑、養護等施工時間就要十幾天,使用預制綜合管廊技術后,吊裝的時間只需要一兩天,節省80%的時間,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