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是一個區域發展的軟實力。市南區作為青島市的發源地,擁有較深的歷史文脈和文化底蘊、國際一流的濱海岸線、渾然天成的山海城相交融的城市風貌,市南區認為,文化強區建設需要傳承提升,也需要融合創新,但是不管怎樣,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要落腳在“文化惠民”上。
????精神文化,打造城區發展軟實力
????“宣傳欄上叔叔阿姨們的事跡很感人,我回去一定要給同學講講,將來做有滿滿正能量的人。”家住珠海路街道善化路社區、今年11歲的小學生單荷指著市民休閑廣場上的大型 “四德”建設宣傳欄說。
????“除了大型宣傳欄外,整個社區樓院單元門口還安裝了266塊迷你 ‘四德’漫畫宣傳牌。‘四德’精神主要概括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個方面,每個方面我們都專門創作了兩幅漫畫,有兒媳婦給公公婆婆洗腳的,左鄰右舍互送餃子的,商店員工多收了大媽的買菜錢追出來還錢的,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小孩子一看就懂。”善華路社區居委會主任郭瑞華介紹說。家住19號院的范女士邊給4歲半的兒子大寶講解邊贊嘆,“這些漫畫還真接地氣!”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中,市南區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扎根基層16年為群眾義務宣講傳播正能量、被中宣部授予“全國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的周保章,省錢資助寒門學子的“裸捐大爺”周寶存,義務為新市民子女辦起小課堂的“愛心奶奶”王玉貞,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志愿服務崗位上的公共文明引導隊隊長宋樂玉,義無反顧扶起摔倒路邊陌生老人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商鵬……紛紛走上道德講堂。身邊榜樣和典型的說服力、帶動力、影響力,有力地增強了全區道德引領的親和力,成為推動城區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精神財富。
????市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陳偉說,“市南區之所以可以獲評全省首屆 ‘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區’稱號,源于我們一直秉承的‘以文化人’的發展理念和始終堅持的‘大文化’區域發展視角,我們用文化的內涵滋養靈魂、用榜樣的力量帶動進步、用道德的建設提升素質,通過近幾年的精心培育和引導,全區上下的道德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全區公民的文明素養得到大幅度提升,公民道德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打造了一方有靈魂、有內涵的文化高地,成為整個城區人文精神的淵藪。”
????基層文化,從淺層娛樂到深層素養的全面提升
????文化工作要服務大局,更要服務基層、接地氣。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市南區累計投資9億元為轄區全部65個社區建成的1000平方米以上的服務管理中心中均配備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巨大的基礎投入讓市南區的社區文化建設全面開花,形成了“一社區一特色”的品牌格局,使社區文化生活從簡單粗放走向時尚高雅,讓居民道德和文化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這是我們剛出版的新書,全是原創的!”當記者來到市南區湛山街道鹽城路社區采訪時,正趕上社區里的“小白樺”文學社為剛剛出版的《白樺林文集》搞宣傳。文學社負責人陳祥泰告訴記者,“‘小白樺’文學社成立8年了,已經出版了兩本散文集,里面收錄了社區老年文學愛好者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的百余篇文章,都是精品,可以說文學社圓了這些老人們的 ‘文學夢’”。
????在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園社區,寶德中英文兒童圖書館的負責人左海紅也開始了忙碌的一天,“我們這個社區住著很多外國人,孩子們對閱讀的要求也很高,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我們引進了2萬多冊中英文圖書藏書,都是原版進口的精裝書目,讓孩子們在社區里就能讀英文原著,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國際化。”
????文化來源于人民,最終的結果必然回歸于人民。談起社區文化建設,市南區八大關街道辦事處主任孫靜頗有心得,“我們轄區居住著很多大學教授、音樂家和藝術家。通過舉辦國學、文學知識講座,合唱團、器樂團演出等,這些文化能人充分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真正實現基層文化植根于人民群眾,為人民服務。”珠海路街道則充分發揮社區老年大學的作用,讓社區里的高齡老人出了家門就是校門。
????青島第一美食街——劈柴院、駱駝祥子博物館,山東省第一家創意產業園、第一家私人公益美術館,各類藝術館、音樂廳、書店、時尚街區……在公共文化建設領域,市南區形成了大處壯闊,小處用心的格局,“出門即見文化設施,推窗即有文化氣息”,不出15分鐘就能找到各種高雅的展覽場館或文化演出場所,這已經成為市南區居民文化消費中最幸福的體驗之一。
????政策引導,打出文化強區建設的“組合拳”
????文化強區的打造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涵蓋了體制完善、政策支持,更涉及到資金保障、產業協調、人才吸引和民生需求。針對這些,市南區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讓城區變成了一塊強大的“磁鐵”,吸引眾多文化企業來此集聚。
????“豐厚的山海資源和人文底蘊,為市南區打造特色文化街區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市南區委常委、副區長李欽坤說,“最近幾年,市南區通過政策引導和財力支持,著力打造了一批傳統和現代兼容并蓄的特色街區,讓城市深處的文化記憶煥發了具有時代意義的新生機。”
????文化產業的繁榮,首先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支持。對在市南區投資興業的文化企業,政府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后期獎勵等方式予以扶持,2013年,發放獎勵扶持資金326萬元,對涵蓋旅游、文化、動漫等行業的19家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同時,區政府每年拿出專門資金對符合市南區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發展潛力大、行業代表性強、納稅額度在同類企業中處于領先的文化旅游企業進行獎勵,累計發放獎勵資金200余萬元。
????此外,針對小微文化企業,市南區通過官方微信平臺、微博、網絡等渠道,集中宣傳,整合營銷環節,扶持小微企業做大做強,還為小微企業搭建了融資服務平臺,與銀行合作推出“小貸通”、“創業一站通”等金融產品,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市南區還與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駐青高校聯合,組建“青島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人才實訓孵化基地”,年培訓人員6000人以上。”據了解,2013年,市南區5大文化產業園區已聚集相關企業600余家,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6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