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工業化要深度融合
????除了通信,智能互聯的另一個關鍵領域是智能終端。劉烈宏指出:“在互聯網時代,計算機是大家爭奪的入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是大家爭奪的另一個入口;接著是智能電視這個大屏入口,下一個爭奪的焦點很可能就是智能家居。除了智能馬桶蓋,未來,我們可以相信生活中還會出現智能微波爐、智能冰箱,智能沐浴、智能衣柜甚至是智能梳妝臺。”
????這就要求中國的制造業和智能互聯網須互相支撐、深度結合、共同升級。在劉烈宏看來,首先,要在各行各業建立示范性的數字工廠,其中包括廣泛應用設計、制造、檢測、服務以及物流為一體的智能化體系,完成工廠的整體改造;第二,要突破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裝備和生產中的關鍵技術,比如以機器人技術和3D打印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技術,人與機器交互技術,突破智能化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等;第三,要在互聯網、物聯網和務(服務)聯網以服務為背景的“務聯網”基礎上,建立一套智能化流程,整合物流資源,推動智慧物流業發展,使整個產品生產和流動的體系更加精準和具有效率。
????實際上,部分央企已經在信息化、工業化融合基礎上走出了自己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順著航電技術的產業鏈,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中航電子規劃了六大非航空民品產業,包括一直在推進的智慧城市、電子信息、機電自動化、機器人、醫療設備以及基礎器件。用圓規畫個圓,形成一個面的價值集群,這也是中航工業發展非航空產業的出發點。
????航天科工則憑借其在物聯網平臺等基礎研究,以及云計算、光電探測等專業體系方面強大的技術和管理支撐,已簽訂了一批智慧城市及應用領域項目。
????中國普天已經把TD-LTE技術服務于電力、石油、煤礦這些大型的央企,并推出了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解決方案。
????在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看來,互聯網具有的分布式、自主式特點,正讓我們迎來自工業化和創意經濟的時代。“中航工業將樹立互聯網思維,利用‘大平臺’加‘大數據’PS出全新的業態,把客戶培育成‘粉絲’,讓創意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中航工業正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結合3D打印,探索眾創研發與分布式制造,在型號研制、項目管理、異地協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石油董事長周吉平提出,要緊跟國際能源技術變革新趨勢,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管理創新,加大 ERP系統與各專業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力度,推進物聯網、云技術平臺、“大數據”建設,構建支撐上下游業務全面協同、數據集中共享、決策科學高效的信息系統,推動業務流程改造、管理提升和商業模式創新。
????我們需要一個自主可控、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
????智能互聯時代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網絡安全。劉烈宏分析指出,我國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高危漏洞多,工業控制系統隱患突出,國內重大信息系統普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我國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政策仍不完善,對國外產品和服務缺乏可信驗證手段,國產自主可控成果推廣應用困難,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服務承包商缺失,國家信息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現在對于我國的網絡安全來說,既面臨挑戰,也是機遇。”劉烈宏認為,我國核心信息技術設備面臨自主可控市場的重大機遇,網絡安全領域的政策創新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如今,在自主可控硬件方面,中國電子擁有國內最完整電腦整機及零部件制造鏈條,已獨立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信安全計算機,在整個硬件產業鏈條中,具備了包括CPU在內所有計算機基礎軟硬件的研發、生產能力。在自主可控軟件方面,中國電子是國內安全等級高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的研發及生產單位,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高安全級別軟件的出口限制,為國家發展自主可控安全貢獻了重要力量。
????劉烈宏認為:“在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形勢嚴峻、挑戰急迫的情況下,政府應該大力鼓勵國產軟硬件廠商的應用推廣,培育國產軟件發展的生態圈,構建一個良性的產業環境,以切實保障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核心需求。同時,也應該通過中央電子信息企業的有機整合,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鏈相對齊全,具有整體信息化方案設計、實施、服務能力,以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企業,服務于國家安全可靠的網絡安全戰略,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協調發展。”(《國資報告》記者 朱梓燁)
上一篇:發揮中國式商量的獨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