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景美,這是青島母親灣多年的夢想。如今,伴隨著膠州灣海洋生態綜合整治 “六大工程”的深入推進,這個夢想正越發清晰。通過實施“六大工程”,膠州灣水質狀況得到持續改善。截至目前,青島環膠州灣流域的尾水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灣內二類以上(良好以上)海水水質覆蓋面積占比由2010年的57.2%上升至2014年的63.4%;四類以下(較差以下)海水水質覆蓋面積從2010年的31.1%下降至2014年17.4%,生態海灣、美麗海灣正在逐步展開、實現。
????膠州灣綜合整治 “六大工程”包括:環灣河道整治工程、養殖設施清理工程、退池還海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環灣綠道建設工程、污染源頭整治工程等。通過推進“六大工程”,努力把膠州灣建設成為水清岸綠的生態海灣、旅游設施完善的休閑海灣、藍色高端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發達的經濟海灣、城市與海灣和諧共融的美麗海灣。
????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按照這一理念,青島深入推進環灣河道整治工程,把截污作為河道整治的首要任務,實行“河長負責制”、環保約談等措施,持續開展了以“控制污染,治理已形成污染”為重點的河道綜合整治。青島把大沽河治理作為實施全域統籌戰略的重大工程,通過實施防洪、水源開發、道路交通、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現代農業產業化基地、小城鎮與新農村示范建設七大工程,使河道全線防洪標準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環膠州灣流域的尾水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展現出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母親河新形象。完成海泊河污水處理廠改擴建等17項重點整治工程,墨水河等污染較重的河流治污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污水直排現象得到有效封堵,河流水質改善20%以上。
????清理養殖設施,退池還海。目前,養殖設施清理工程已完成海域養殖設施一期清理整治工作。共拆除網箱4萬多個,清理恢復海域面積1400畝,發放補助資金4911萬元。在退池還海工程工作中,嚴守膠州灣保護控制線這條底線,全面梳理膠州灣內各類項填海項目,確定了清理范圍,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落實責任分工,組織實施對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內4個填海項目清理工作。同時,開展膠州灣內的養殖池塘清理收回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資金1.42億元,收回蝦池4000余畝,并全部拆除。
????多管齊下,整治污染源頭。圍繞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業污染防治和農業污染防治三個方面,青島正大力推進污染源頭治理。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方面,2008年以來,市區新建、改建排水管網700余公里,消除各類污水直排口及雨污混排口1300余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污水排水管網4813公里,環灣區域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15座,總處理能力114萬噸/日,處理標準全部達到一級A標準,污水集中處理率提升到90%。工業污染防治方面,組織實施了46個工業廢水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對41家重點紡織染整企業進行了提標改造;強化污染源在線監控,加強專項執法檢查,嚴查違法排污行為,整治規范企業排污口276家,對36家直排海企業限期接入市政排水管網;轉移搬遷市區的染料廠、啤酒麥芽廠、海晶化工等一批工業企業,市區工業污染排放對膠州灣的影響逐年下降。農業污染防治方面,加大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2012年以來,我市爭取國家資金4億元,連續三年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試點。截至目前,已建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42座、污水管網364公里,新建改建溝渠39.7公里,增加農村污水日處理能力1萬噸。
????建設環灣綠道,改善生態環境、提升生活品質。2014年,青島將環灣岸線整治工作升級為環灣綠道建設,工程東起團島,西至鳳凰島,全面建成后長度約197.4公里,總投資約102億元。實施綠道建設21.46公里,累計完成投資約14.23億元,將膠州灣打造成風景秀麗、景觀怡人的精品海灣,市民有了休閑娛樂、康體健身的好去處。
????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新常態相適應,青島還進一步加大了膠州灣海洋保護區建設力度。建立“膠州灣濱海濕地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劃設保護區3600多公頃。建立完善保護區機構和制度,開展了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對保護區全域的實時觀測和每周巡護管理,全面開展了保護區生態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