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重大項目錄入“電子地圖” 套取財政資金走不通
青島新聞網6月15日訊? “把一張電子地圖用在土地審計上,結果是,土地整理項目再也不敢套取財政資金了,這個監管效果出人意料?!苯裉欤盎ヂ摼W+在山東”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成員走進省國土測繪院,在了解山東省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后,不少記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我們也沒想到,天地圖會用在土地審計上?!鄙綎|省國土測繪院研發中心主任相恒茂娓娓道來,這個電子地圖平臺的影像數據是每年更新一次,通過影像數據的前后對比,可以防止財政資金套現?!氨热?,有的地方投機取巧,一些地塊去年已經上報了土地整改項目,今年重復申報或者重復申報一部分面積,這種情況在影像數據中一查就清楚了?!庇捎谕恋卣捻椖吭谄脚_數據中均有記錄,項目范圍在電子地圖上標的清清楚楚,是否存在面積疊加,一看就知道。
相恒茂告訴記者,對于重大項目工程來說,省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也具有實時監管作用。
在采訪中,省國土測繪院工作人員打開“山東省棚戶區改造項目資金財政管理平臺”,隨即打開一個棚改項目——“河口區老供銷社周邊區塊改造”,一塊綠色梯形區域在地圖上隨即呈現,在系統標簽里注有拆遷安置戶數、面積等基本信息。工作人員介紹說,數據每年更新,這樣的話,未來幾年可以通過影像查看項目的具體進度。
記者發現,在這個平臺中還可以查看各地市棚改項目撥付資金數額、簽訂合同項目數量等。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4月,全省共有3125個項目向省財金公司提交貸款申請,申請金額602.23億元,累計發放資金172.84億元。其中涉及2014年項目61個,2013年項目33個,2012年項目3個,2011年項目4個,2010年項目9個。
目前,棚戶區改造項目資金財政監管平臺項目已經在山東100多個市縣財政部門使用,創新棚改項目監管方式,開辟了地理信息應用于重大工程財政資金監管新領域。
?
????????????????????????????????????????????????????? 記者 張進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