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探索互聯網+農業 物聯網助力菜博會成果豐碩
青島新聞網6月16日訊?? 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十六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共吸引了219萬人次到會參會,集中簽約30個重點項目,簽約額222億元,引資額190億元,實現各類貿易額160億元,取得了豐碩的經貿成果。歷經15年的摸索成長和突破,從2000年首屆中國壽光蔬菜博覽會成功舉辦,到目前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和成效的國際型蔬菜產業品牌展會,壽光菜博會成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現代農業科技的進步和應用。借助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菜博會展示出現代農業的神奇魅力和別樣精彩。6月16日,“互聯網+在山東”全國網絡媒體行走進壽光,走進菜博會主題展館,近距離體驗了互聯網+農業的最新科技成果。
??? 物聯網操控系統嵌入展廳 實現操作智能化
?? 展廳內何時通風、果蔬何時澆水、遮陽網如何打開等此前很多需要管理人員完成的工作,現在安裝了物聯網成功運行后,都可以自動完成。不用走進大棚就能知道棚內濕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動動鍵盤就能實現對蔬菜的澆灌和采摘。媒體行記者們共同見證了物聯網操控系統下種植蔬菜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
壽光菜博會展廳配備了物聯網操控系統及技術運用展示平臺,溫室環境智能操控系統可對室內溫度、濕度、土壤溫濕度、CO2濃度進行監測,若出現異常,“溫室娃娃”會自動報警。此外,安全生產監控系統對于廳內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有存檔,植物的長勢情況也能看得到,通過云臺放大之后,某一時段植物生長情況可以隨時調出,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登錄網址,畫面就能切換到監控系統的畫面。
據介紹,將物聯網應用到農業生產上,可以對農作物的肥水、光照、溫濕、病蟲害等進行智能化自動控制,大大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施物聯網系統后,可節約灌溉成本50%左右,降低肥料成本30%左右,減少病蟲害防治成本25%左右,并使農民的勞動強度降低30%。
植物工廠再現傳奇 LED光照調節作物生長期
走進菜博會十號廳植物工廠、沼氣能源、草莓采摘機器人、工廠化育苗流水線等展區,多項前沿技術集中亮相,使整個溫室展現出現代農業的氣息。
記者在植物工廠看到,室內布滿栽培架,上面種滿生菜、苦苣等葉菜類植物。墻上的顯示屏報告著溫度、濕度等數據。植物工廠“完全不用陽光”,在每個栽培架上都裝有一塊燈板,根據不同植物使用不同的LED光照進行24小時照射,調節作物生長期。
十號廳廳長馬尊娟告訴記者,由于植物工廠內環境可控性強,栽培環境的二氧化碳濃度可以得到大幅增加,使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生物量的形成和營養物質的積累,都是常規栽培的幾倍。通過對工廠內環境的高精度控制,植物的生長在這里幾乎不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生長周期加快。
據介紹,太陽能光伏發電和現代農業種植在展廳也得到了緊密結合,采用太陽能光伏發出的直流電,直接為農業溫室進行補光。利用分光技術,將太陽光分為植物需要的光能和用于太陽能發電的光能。經過“分光”,適合植物生長的紅光等“營養光”進入大棚,而抑制植物生長的藍紫光則被隔離,這樣保證了陰雨雪天、夜晚等光照不足的時候能為植物提供足夠的光。在展廳蔬菜開花結果時期,納米補光系統會為其提供藍紫光照,抑制根葉的生長,促進果實的生長。可使3個月的生長周期縮短到2個月,蔬菜增產效果顯著。
聚焦農業前沿技術 科技成果琳瑯滿目
植物工廠以科技長廊的形式,讓記者感受到蔬菜在人工環境下健壯生長的魅力;蔬菜自動化管理流水線,通過計算機遠程控制,水肥一體化全方位管理蔬菜。水培、霧培、基質培、蔬菜嫁接各具特色;巨大的西紅柿樹、黃瓜樹、巨人南瓜顛覆對蔬菜的認知。在這里,記者感受到現代農業發展的蓬勃脈動和蔬菜前沿技術的神奇。
據悉,菜博會共展示菜果品種2000多個,新增品種200多個,新技術100多項,種植模式30多種,高端蔬菜品種和“中國造”壽光新研發的品種琳瑯滿目。實用、前沿農業新技術在菜博會聚集,展示著中國乃至世界農業科技前沿的最新動向,吸引著全球科技翹楚、投資巨頭的目光,它像一面鏡子,透過它可以清晰地看到蔬菜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方向。?
????????????????????????????????????????????? 記者? 張進剛
?
上一篇:鳳岐茶社:山東創新創業服務新模式
下一篇:智能終端陪護一體機助力智慧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