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臺作為一個獨立的生態空間,各種立體植物取代壁紙,空間里種滿了花花草草及各式果蔬……家里擁有這樣一處小“田園”,城市里住樓房的居民也可當農夫。未來這一場景將成為現實,而青島農業大學的7名在校大學生,正在為這一夢想而努力。在該校園藝學院大三學生姜子茗的帶領下,創業團隊提出靠綠植打造生態陽臺的商業理念。 公益活動看到商機
????“最初我并沒有想到賺錢。”姜子茗說,這一切只是源自一次公益活動。姜子茗是園藝學院學生會主席,去年的一次宿舍走訪發現,不少學生在宿舍里存放了大量瓶瓶罐罐,有礦泉水瓶、易拉罐等,不但浪費資源,還影響了宿舍衛生。“因為所學專業的緣故,我時常自己培育一些多肉植物,將收集回來的廢棄瓶罐當作花盆用。”姜子茗說,在他的提議下,去年年底,學院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舊物換綠植”的環保活動,將學生宿舍廢棄的瓶瓶罐罐收集回來,作為交換的則是自己和同學們培育的多肉植物。
????很多同學有在宿舍用電腦的習慣,多肉植物除了美化宿舍環境外,對預防電腦輻射有一定作用,而且還能保護眼睛,可謂一舉多得。意想不到的是,活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短短一天時間,他們就送出1000多份多肉植物。 賣盆栽賺萬元基金
????多肉植物成活率高、價格低,一盆只有10元左右,而成本僅有兩三元,卻能使單調的宿舍顯得更有生機。走進學生宿舍,桌子上、床頭上、陽臺上,隨處可見一盆盆形態各異的多肉植物,足見它在學生中受歡迎的程度。“多肉植物培育起來簡單,關鍵是學校提供現成資源,于是就想到利用它來創業。”姜子茗說。
????今年年初,姜子茗和幾個有創業想法的同學找到學院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成立創業團隊,學院還給他們免費提供了辦公地點。“說實話,我們當時的想法很單一,僅僅是賣‘花’,而且唯一的商品就是多肉植物。”姜子茗說,最初創業團隊只在學校內部銷售。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前來購買的學生越來越多。從1月份到4月份,短短幾個月時間,他們先后賣出多肉植物5000余盆,每盆均價5元,除去成本,總收益達到萬余元,而這些錢就成了他們創業的基金。 校內飽和校外遇阻
????到了4月份,團隊開始遇到發展瓶頸,因為校內的學生市場基本飽和。“其實,在這之前,我們早就想過將業務拓展到校外的居民小區,可說起來簡單。”姜子茗說,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沒有資金,缺少經驗,如何開拓市場是最大難題。
????“如今,‘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所使用。”姜子茗說,幾個團隊成員聚在一起商議,大伙一致同意設立一個網絡平臺,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對外宣傳。記者瀏覽網站看到,上面有會員交流、疑問解答、植物診斷等板塊。“多肉植物雖然成活率高,但要想栽植得美觀,卻不是件簡單事,而且很容易出現爛葉病。”姜子茗說,他們通過網上解答的方式吸引會員,由于是初期,大部分服務是免費的。不僅如此,團隊成員還利用節假日上門診斷,目的就是為了接觸更多客戶。 利用專業搞陽臺綠化
????“上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小區居民養花養草主要是為了美觀,尤其是陽臺,但現實卻達不到美觀的效果。”姜子茗說,居民家陽臺除了曬衣服外,還堆積了大量雜物,利用中更偏重實用。居民也不是不想美化陽臺,可單憑幾盆多肉植物和零星的花草,無論如何是實現不了的。他們還發現,近幾年,在樓房建設中,客廳與陽臺連接的戶型越來越多,陽臺面積也越來越大,美化陽臺成了許多人的愿望。
????不久前,姜子茗拿著一份“陽臺綠植”的方案交給指導老師,老師看了之后,認為創意非常好,并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老師稱,多肉植物檔次低,品種單一,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商家在銷售,僅靠這一點是很難開辟市場的。建議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嘗試一些形式各異的無土栽培,如制作一面綠植墻,取代以往的壁紙。但無土栽培單靠一面墻壁是實現不了的,需要一種整體效果。最終在老師的指導下,團隊的商業框架浮現出來。
????“我們的創業理念是利用專業優勢,給小區居民打造生態陽臺,說白了就是利用陽臺原有的空間栽植綠色植物,給陽臺綠色‘裝潢’。”姜子茗說,如今他們的團隊成員已經發展到7人,專業涉及園林、園藝、金融、工程設計等,將來還要進一步吸納各個專業的同學進來。除了人才優勢外,團隊還和一些培育綠植的園區取得聯系,用于花草的培育和供貨基地。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今后還會成立公司。 造景+菜園+盆景
????現代人生活在大都市里,住的是高樓大廈,很難體驗到田園生活,而且還要為所吃的蔬菜是否農殘超標擔憂。“設想未來的生活,走出客廳,迎面而來的是屬于自己的一片小田園,這里生機盎然,空氣清新。”姜子茗這樣描述他們今后的工作,墻壁不再是生硬的壁紙,而是被各種鮮活的花草取代;各式蔬菜種在花盆里,想吃什么自己種什么;矮化的果樹成了盆景,不僅好看,果實還能摘來吃。
????這一切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憑借團隊目前的資源完全可以做到的。姜子茗告訴記者,通過基質栽培,他們已經培育出無土盆栽生菜,以后還要根據客戶需求培育更多盆栽蔬菜,這一點靠他們的專業根本不成問題。“目前,學院老師已經培育出一種矮化果樹。”姜子茗說,這種果樹是真實果樹的壓縮版,不同的是種植的地點由果園變成了花盆。長出的果子可以吃,果樹還可以修剪出各種造型。后續的只是推廣問題。 “去嘗試就有收獲”
????“最初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點錢,也好給父母減輕些負擔,并沒有想那么多。”說起創業的初衷姜子茗直言不諱,雖然創業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但中間努力的過程卻也收獲很多,關鍵是能否邁出第一步去嘗試。4年大學生活,你是想平淡度過,還是給自己留下點什么?在這一點上,姜子茗給出了答案。上大學后,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學生會,又通過一次公益活動看到商機,這才一步步走到今天,但如果不去做,就什么也沒有。
????“每一名在校大學生,畢業后都面臨著就業。”創業團隊的另一名成員大二學生蔣澤鵬說,自己來自農村,這幾年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發展,這是自己報考青農大并選擇園藝專業的原因。進入大學生活后,一直想著提前創業,和同學聊天發現,大伙都有這個想法,可很多人光想卻不做。自己苦于沒資金沒經驗,正好趕上學長組建創業團隊,大家志同道合就走到一起。“不管以后成功與否,至少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蔣澤鵬說。 創客故事請你推薦
????在人人都能創業、人人都是創客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有許多成功的創業者,讓這個世界充滿了神奇色彩。一個個夢想變成現實,一個個奇跡改變著生活。創客成了改變生活的魔術師。如果你是一名創客,或你身邊有精彩的創客故事以及你對創客 的 理 解 , 請 發 短 信 至18705325306向我們推薦,記者整理后將和讀者一起分享優秀創業者的故事。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王濤